岂是公子这般翩翩少年郎所能为?”
顾浔认可的点点头,《治国经略》是他集华夏五千年的文明铸就,确实非一般阅历者可为。
而他汲取的,也只是不同历史段的点滴,揉合在一起,算是是承先人之慧。
“何兄好见识。”
顾浔忍不住竖起了大拇指 。
马屁还得不熟之人拍起来舒服。
虽然拍的有点歪,但还是让人神清气爽的。
“不知何兄在哪里落脚?”
何锦以为是顾浔想要和自己搭伙,便说道:
“一般时候,我都是在路边屋檐下将就的。”
一路上,他都是这么过来的,习惯了。
“今晚我带你去城隍庙如何,那里也聚集了不少像我这样穷书生。”
顾浔微微动容,没有想到这些寒门士子,为了这次科考,竟然风餐露宿,食不果腹。
这确实是他考虑不周,此事明日便需要着手改善,为远道而来的读书人提供食宿。
“那就有劳何兄了。”
何锦起身,礼貌的走到门卫前,双手将那本《柳州新政简要》奉上。
“这位大哥,麻烦你替我把这本书还给那位姑娘。”
“就是借书之恩,何锦记下了,若有出头日,这份恩情必当加倍奉还。”
一副高高在上模样的门卫,看着眼前穷书生,一脸嫌弃。
就这副穷酸样,书都买不起,还想借着科举的东风翻身,也不撒泼尿照照。
他粗鲁的拿过何锦手中书籍,不耐烦道:
“知道了,知道了,快滚,别妨碍做生意。”
若不是怕他纠缠不休,影响千金楼的形象,他才不会拿过书呢?
晚秋小姐岂会在乎一本破书?
说借给他,完全是晚秋小姐心善,在意他的面子,没有直接说送他罢了。
回头随手丢了便是。
求人办事,看人脸色,难免的。、
何锦并不在乎,依旧礼貌的朝着门卫一拱手。
“多谢这位大哥。”
说罢,他也没有自讨没趣,直接转身离开。
“比臭要饭的都不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