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天后,例行的大朝会上,文武百官俱列金銮殿。
景帝将定国公徐英彦的书信安排成刚刚才送到京城的颜子苒,让身边的太监当着诸多大臣的面宣读。
之前他还刻意摆出一副神情凝重的样子,诸多不知情的官员还以为是徐英彦要领兵造反了。
结果得知徐英彦居然是拥戴景帝的,百官都露出了如释重负的神色,而景帝更是哈哈大笑,夸赞徐英彦忠心耿耿,不愧为国公云云。
他大手一挥,立即给定国公府赏赐了一批金银珠宝、绫罗绸缎。
事毕,江政出列建议景帝重组绣衣卫。
一个半月前,绣衣卫之中,忠于景帝的大多已经牺牲了,反叛的绣衣卫也都被事后清算掉,以至于如今的绣衣卫成了个空壳子。
江政这一提议,立即有不少人附和,而景帝也早就与江政商议过了,见没有臣子反驳,也就顺水推舟地同意了这事。
至于绣衣卫指挥使的选择,也是一件十分重要的议题。
绣衣使是圣上的心腹,非圣上所信赖之人无法担任。
景帝提出这事,咨询百官,百官无一人敢应答。
皆因绣衣使这一职责,不可能再有上战场的机会,对于一般行兵布阵的武将来说,并不怎么想当这份差事。
而某些有这心思的,事先大多都不是忠于圣上的,此时也知晓景帝不会选一个不曾亲近过的将领当自己的心腹,故而也不敢毛遂自荐。
整个朝廷都安静了片刻,而后有几名宋禹希麾下的官员上前,奏知景帝江珣可担任此差事。
景帝却摇摇头:“江少卿朕另有重用,不适合让他率领绣衣使,否则便是屈才了!”
这些官员见江政也没有要争上一争的意思,便知江家无意要争夺这个差事,他们也就没必要奉承江首辅了。
景帝见再无人出列,不由暗自好笑,以前朝廷里但凡有一份空缺,这些官员都会争得面红耳赤,而今却是没一人争执的,全凭景帝说了算。
这种手握大权的感觉,让景帝觉得十分痛快,站起来道:“既然诸位爱卿都没有合适的人选,那朕便说个人,诸位看看可堪造就否。靖王之子萧望,轻功卓绝,又是朕的侄儿,萧家流落在外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