玖玖小说 > 其他类型 > 大祯女法医 > 第683章 两大人证(1/3)
    曾次辅写完了韩文清在仁帝在世时的所作所为后,接下来便是仁帝去世后,韩文清秘而不宣,不许向天下宣布仁帝去世的消息,封锁了整个京城。

    当时京城里百官惶惶不安,百姓也是鲜少出门,以至于向来甚嚣尘上的京城度过了一段安静且压抑的岁月。

    曾次辅写到韩文清在朝政上的主张时,更是十分霸道,不许他人反驳,朝堂俨然成了他的一言堂。

    韩子苒看着曾次辅的描绘,事无巨细,不管是多么正确的民生政策措施,他都会拉出来批评一顿,认为哪里不够好,哪里不应该。

    看完这一段,韩子苒脑海里就蹦出了一个活脱脱的人物形象。

    他一边嘀嘀咕咕地念叨着,一边又很实诚地将韩文清的决策贯彻下去了。

    在韩文清乾坤独断的一个月里,许太后曾三次召见韩文清,请韩文清早日扶持太子登基,不至于皇位空缺,再起波澜。

    但三次韩文清都拒绝了,拒绝的理由则是仁帝尸骨未寒,太子应该为仁帝守孝,不应该急着登上皇位等儒生之言。

    曾次辅对此大批特批,认为韩文清是心存了篡位的心思。

    但事情到这一步,依旧没有直接证据证明韩文清有谋逆的确凿证据。

    直到最后,韩文清秘密会见了靖王,与靖王详谈了一宿,这才开始有了转变。

    曾次辅在案卷里写明,韩文清当时找靖王,是想扶持靖王登上大统。

    而靖王也在事后承认了,说韩文清以言语引诱,想要劝说他登上皇位,并且把九龙玉玺都交给他,但被他严词拒绝了。

    随后,宋禹希将韩文清意欲另立新君的消息告知了许太后,许太后立即下达懿旨,让安国公进京护佑太子登基。

    有了许太后的懿旨和年幼的景帝所写的楔文,在京三十六卫之中,有一半指挥使响应了安国公的号召,而后又得义士相助,于夜里打开了京城城门。

    这些京卫便迅速地控制了韩府,听从安国公的吩咐,对韩家满门就地格杀,再放火烧毁韩家府邸,以免有漏网之鱼。

    这其中,就以当初只是三十六卫指挥使之一的安平侯最是卖力,所以后来他被封为了侯爷,有了从龙之功,在京城五军都督府里任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