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求下,还是乖乖地答应了。
不止是他,就连许靖莲的两个孩子,一个七岁的男娃和一个十岁的女儿,这一次都跟着进了皇宫赴宴。
白家已经很多年没有参与皇宫宴会了,故而许靖莲十分精心地为几人准备着。
两家人的马车一同从镇国公府出发,在辰时缓缓向着天阙门而去。
一路上,不时能听到百姓互相道贺新年,走亲访友的亦不在少数。
大街上,处处都是红灯笼、红绸缎,入目处总有春联锦旗,时不时,还能听到路边有爆竹响起,然后就是大人训斥小孩的声音,小孩子嘻嘻哈哈的笑声。
整个大祯朝都处于欢天喜地的欢庆之中,江瑶时不时就要掀开车帘,观望外面的景象。
马车很快就到了天阙门,排了一阵子队伍,终于进了皇宫,下了马车,换上软辇,被抬进皇宫内一处大殿广场上。
这广场布置得美轮美奂,以中间的高台为最,四周摆满鲜花,是帝后的桌席。
高台下,还有一圈底台,比地面高出三个台阶,是亲王、皇子与公主们的桌席。
沿着高台,分出四条道路,铺上金色毯子,两边又是鲜花铺路,将整个广场划分为四个方阵。
这四个方阵中,靠近大殿方面的两个方阵略窄,是后宫的妃子与城内功勋贵爵端坐的地方。
而前面两个大些的方阵,则是文臣武将的座位,全都按照品级,一层一层地往下排。
每一名官员,都给了一张主桌和四张辅桌,提供给该名官员和家属。
两名官员之间,会留出充足的过道,用红色毯子铺着,方便人来人往,端送菜肴。
江珣官居大理寺少卿,是正四品的官员,按理说是不足以进入这皇宫。
如今全是靠着江政的缘故,才得以赴宴,故而也只是坐在江政旁边的辅桌上。
江政另一边坐着白浅竹和江瑶,而颜子苒则倚着江珣坐在角落处。
江珣看了一眼,觉得颜子苒靠着过道,容易被人干扰,想想便起身,把江政的主桌给端了起来。
江政愣愣地看着他,周围好几家官员都不知道这是什么意思,便见江珣把江政的桌子抬到了走道旁,跟颜子苒换了桌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