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沧船扎了过来,粼粼波光当中通红的火焰跳动,看起来十分震撼。
佛郎机的炮组分工明确,换弹手提着子铳的铁提手将已经打完的子铳卸下,又装好新的子铳后,瞄准手用小铁锤将子炮敲进母炮,炮手则在旁边填充发药,在瞄准手操控尾部的细长握柄瞄准完毕后,炮手引燃发药,完成击发。
如此循环,在配合得当的情况下佛郎机炮的前三发发射时间不过二十息,在这种争分夺秒的战斗当中,具有极强的优势,而且佛郎机炮没有和红夷炮那样拥有固定的炮架,而是使用铁环固定,因此能有极高的转向度。
船头、船尾和右舷的佛郎机先后开火,只两轮齐射就将直直疾驰的两艘火船炸的星散,船上的燃烧物腾空而起,随后又飘落在海面上。
由于浇了火油,落在海里的大火仍旧熊熊地燃着。而第三艘,则航向稍微远了一些,在距离海沧船十来步的地方与之擦肩而过。
徐如华无比庆幸这群海寇胆小,在距离很远的地方就放了火船,给了他们充足的准备时间。
徐如华提着刀,冷静地看着又逼近不少的十几艘敌船。
“佛郎机实弹直射、虎蹲炮散弹曲射,装弹!”
“尾佛郎机,完毕!”
“右虎蹲炮,完毕!”
“……”
装弹击发是日常训练的科目,在徐如华和董鹤的不断呵斥下,水营的战兵们此时也已经缓过了神,各炮组井然有序地进行装填,片刻以后就响起了次第的报告声。
在所有炮组换完弹以后,徐如华继续指挥道:“右舷前二百五十步,中间两艘炮船位置……”
在拉了一个长音以后,徐如华抽出刀冲着敌船狠狠的一指,嘴里发出一声暴喝。
“放!”
而他身旁的董鹤此时也掏出了一面红色的三角小旗,在徐如华“放”的这个字刚落,小旗瞬间往下一挥,鼓起腮帮子吹响了口中的竹哨。
“轰!轰!轰!”
密集的炮声从海沧船上响起。
一瞬间的后坐力将海沧船推得一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