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林心中叹了口气,于是继续道:“自萨尔浒、辽河以后,攻守易型,我军仅敢凭坚城利炮,据城而守;奴克城不成,转向掳掠,民、财尽入奴地。贼不来攻,则皆大欢喜,贼来攻则缩于城内,攻与不攻,全凭他意。如此这般,似蚁蟥攀附吸血,贼势渐强,我势式微。”
“况乃修城筑堡,靡费千万。辽地一日不复,则靡费一日不停?以天下养一镇,天下日颓,一镇又未能雄,奄奄乎而未有终日焉!臣以为今兵既不可战,当汰其老弱冒滥,节其浮冗沉疴,汰十弱而练一强。”
“只要肯于野战浪战,越挫越强、越败越勇,假以时日,必能再现一汉抵五胡之荣光,则复辽在望矣!”
对于修筑城池这一件事韩林其实心中很不赞同,地盘那么大,便是将一地的城堡修的坚不可摧又如何?
不过是早了四百年的“马奇诺防线”而已,而后面女真人绕过宁锦、山海关,频频从他处入寇,就足以说明,防一地难以防天下。
见崇祯没有说话,韩林继续说道:“至于纵横,皇明在南、虎墩兔在西、李朝于东;虎墩兔志大而才疏,不足为惧,李朝仰慕上国亦可引为奥援。当合纵连横,扶二者以为我争取时间,三方协力,步步蚕食,逼迫挤压,奴必败于外而溃于内。”
崇祯深深的吸了一口气,睁开的眼睛闪闪发亮,看着韩林满怀期待的道:“如若按爱卿所说,爱卿以为,复辽当需多久?”
崇祯此话一出,韩林心中便起了警惕。
“五年复辽”的话,他自然是不能说的,他可不知道袁崇焕是怎么没了的,而且这种事情自然也不能短时间内就完成,因此韩林想了想回道:“非十五年之功不可。”
其实崇祯的心里非常认可韩林的计策,这计策可以说是一环套着一环。有很大的可行性,放关外地,留下来修筑城堡的辽饷练兵,再联合蒙古、朝鲜争取练兵的时间。
等到大兵一成,善于打顺风仗的蒙古和朝鲜也将成为一大助力。
可惜,太久了。
崇祯的心中还有些犹豫不决。
韩林捕捉到了崇祯眼睛当中的那一丝失望,心中也同样暗叹:“这少年天子,心中还是太急切了一些,奴贼已经尾大不掉,现在大明的兵连野战都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