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酒斩华雄故事不同,史实为孙坚之功),消息传至酸枣,诸侯震动,袁术威名亦随之水涨船高。
然而,这场看似轰轰烈烈的讨董联盟,实则外强中干,内部矛盾重重,诸侯各为私利,关键时刻推诿扯皮、按兵不动者大有人在。有的担忧自身实力受损,有的妄图保存力量伺机抢夺地盘,协同作战沦为空谈。袁术身处其中,虽满腔热忱,却被这股歪风邪气裹挟,有劲难使。董卓见联军声势浩大,心生怯意,裹挟献帝迁都长安,凭借函谷关险要地势据守,讨董大业终成虎头蛇尾之势,不了了之。但袁术却趁此良机,在南阳及周边豫州地区开疆拓土,凭借兵威、家族威望,占据汝南、颍川等多座城池,收纳当地名士贤才、强军劲旅,势力如雪球般越滚越大,野心亦随之膨胀,仿若燎原之火,渐生割据一方、称霸天下之念,于乱世之中谋划自己的宏图霸业。
公元190年代初期,袁术将贪婪目光锁定淮南地区。淮南,依傍淮河,仿若天赐粮仓,土地肥沃得流油,稻麦在暖风中摇曳生姿,鱼盐之利滚滚而来,滋养着密集人口,是天然的富庶之地与兵源宝库。袁术裹挟着在南阳积攒的雄厚兵力、如山物资,挥师东进,大军所过之处,烟尘滚滚,势如破竹,轻而易举攻占寿春、合肥等淮南要地,将这片沃土纳入囊中。
得此根基,袁术大兴土木,兴修水利工程,沟渠纵横交错于田间,保障农田旱涝保收;招募四方流民,给予耕牛、种子,鼓励开垦荒地,广袤田野间再现生机。设立官营作坊,炉火熊熊,铁匠师傅挥汗如雨,锤声叮当,打造出一件件锋利兵器、坚固铠甲,淮南军事力量在日夜锤炼中攀升。可野心勃勃的袁术怎会满足于此,环顾四周,皆是可觊觎之地、可挑战之敌,妄图将版图拓展得更为辽阔。
在北方,曹操以兖州为根基,崛起于乱世,恰似一颗璀璨却狡黠的星辰。曹操此人,智谋超群,深谙权谋与兵法,麾下谋臣如云、猛将如雨。袁术自恃兵强马壮,家底雄厚,多次主动挑起战火,妄图向北突破,拓展势力范围。公元193年,双方在匡亭摆开战场,袁术纠集数倍于曹军的兵力,大军铺天盖地而来,营帐连绵如云海,气势汹汹,志在必得。曹操却临危不乱,巧施兵法,以逸待劳,先派小股精锐佯装败退,引袁术大军深入预设包围圈,待敌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