玖玖小说 > 历史军事 > 中国古今名人传 > 第9章 司马炎:前明后暗,功过参半(3/6)
充分的准备后,司马炎开始逼迫魏元帝曹奂禅让。曹奂深知自己已经无力抵抗司马炎的强大势力,只好无奈地让出了皇位。公元 266 年,司马炎登上了皇帝的宝座,建立了晋朝,年号泰始。

    司马炎称帝后,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巩固自己的统治。他封宗室为王,赋予他们一定的权力和土地。这些诸侯王在自己的封国内拥有独立的政治、经济和军事权力,可以自行任免官员,征收赋税。司马炎希望通过分封制,加强司马家族的统治,确保晋朝的长治久安。

    然而,分封制也带来了一些隐患。随着时间的推移,诸侯王的势力逐渐壮大,他们开始相互争斗,争夺权力和土地。这为后来的八王之乱埋下了伏笔。

    除了分封制,司马炎还改革官制,加强中央集权。他设立了三省六部制,将决策权、执行权和监督权分别赋予不同的机构,以防止权力过于集中。同时,他还加强了对地方官员的管理,提高了政府的行政效率。

    司马炎称帝后,心中最大的愿望就是实现全国的统一。此时,三国鼎立的局面已经持续了数十年,人民渴望和平,国家需要统一。司马炎深知,只有实现全国的统一,才能真正建立一个强大的王朝。

    为了实现统一全国的目标,司马炎制定了详细的战略计划。他首先加强了对国内的统治,发展经济,增强国力。他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鼓励农业生产,兴修水利,促进商业贸易的发展。在司马炎的努力下,晋朝的经济逐渐繁荣起来,国家的实力也日益增强。

    同时,司马炎积极准备军事力量,训练士兵,打造兵器。他深知,战争是实现统一的最后手段,只有拥有强大的军事力量,才能在战争中取得胜利。他选拔了一批有才能的将领,赋予他们重要的军事任务,让他们为实现统一全国的目标而努力奋斗。

    在做好充分准备后,司马炎决定对东吴发动进攻。公元 280 年,司马炎派遣大军分六路攻打东吴。东吴皇帝孙皓昏庸无道,政治腐败,军队士气低落。在晋军的强大攻势下,东吴军队节节败退。最终,晋军攻克了东吴的都城建业,孙皓投降,东吴灭亡。

    司马炎实现全国统一后,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安抚吴地百姓。他减免吴地的赋税,给予百姓一定的优惠政策。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