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兴武小心地观察了一下对面的女孩儿,发现对方正沉浸于书籍当中。
他看了一会儿就移开了目光,生怕对方察觉,以免造成不必要的误会。
杨兴武扭头看向窗外,过了许久,才平复了躁动的内心。
回过头来的杨兴武压下内心的好奇,转而拿起手里的资料看了起来。
有关行李箱的信息,他在图书馆里翻了好久,这才找到一个疑似消息,但是还不太确定。
摊开资料一看,杨兴武先是一惊,有些感慨,看来自己是没戏了,抱着来都来了的心态,认真地看完原文信息后,他又激动起来。
手上的资料是13年前的信息,行李箱的改动已经出现了,甚至也有了相关的专利,这也是他刚开始看到后,觉得自己没戏的原因。
但是随着他看完整个信息后,这才发现原来这份专利走上了歧路。
这份资料上显示,发明者已经对行李箱进行了完善和修改。
起初只是一个叫bernardsado的人,在机场看到搬运工用手推车推着行李袋,灵机一动,想出了用绳拖着4个轮子的轮式行李箱,并向专利局申请了专利。
在专利申请书中他认为,行李处理会成为航空旅客遇到的最大的困难,而这位bernardsado身为皮箱公司的高管,针对这一痛点设计出了最初的行李箱。
但奇怪的是行李箱厂家都拒绝认真对待这个发明。
认真研读了一番,杨兴武发现主要是这种玩意无法保持平衡,走两步就摔倒,还有一根绳子拴着,很是鸡肋。
看到这里,杨兴武很是激动,他觉得自己的机会来了。
既然现在还没有拉杆式行李箱,而他的小时候又已经有这种东西了,那就说明这种东西还没出来,或者是刚出来还没开始盛行,他只要手搓出来一个行李箱,到时照猫画虎画一份拉杆箱图出来就能去申请专利。
当然,前提是他还要再进一步确认拉杆式的行李箱有没有出来。
毕竟现在国外的情况,也不是他随时都能够了解到,但这并不影响他的计划,他可以先画图纸,到时先去老美的专利局投递专利申请试试。
毕竟这位bernards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