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曲速航行技术,如同地球那样的星球,只要人类的飞船飞到太空轨道上,就可以开启曲速离开了,虽然还是有些风险,进入曲速状态的过程会慢一些,也不能直接进入十倍光速曲速,但进入一倍光速曲速还是可以的。
当然,在星球表面直接开启曲速航行离开还是难以做到,经过多次实验后人类科学家得出的结论是:人类的曲速力场还不够强大,还没有达到暴力进入曲速的强大程度,材料技术和曲速引擎制造技术也是影响因素之一。
总之科学家们相信,随着技术的进步,人类终有一天能做到直接在星球表面进入曲速的程度。
而本次黑洞附近曲速实验就是为了给这方面的研究搜集更多数据,这些数据同样也会对人类今后在各个宇宙引力环境航行提供宝贵数据。
以后如果遇到中子星环境、磁星之类的,也还需要人类科学家去做相关航行实验,从而为人类搜集数据。作为一个星际级文明,此类数据都是必要的,因为这些东西可以说是一个文明的隐藏实力。
第二批探测飞船其中三艘最后终究避免不了坠落黑洞的结局,但它们也为人类带来了珍贵的科学数据。而另外四艘则是做另一项实验,它们中规中矩的靠近黑洞,在抵达之前第一批的位置之后也不停歇就继续向黑洞靠近。
到了这個为止后,它们从自己储存空间内释放出了几块被人类封装在金属盒中的陨石,于是,人类科学家便看到了黑洞洛希极限内,自然物体被引力撕碎的过程。
只见那一个个金属盒被打开之后,里头被释放出来的陨石就被引力潮汐分解,偌大颗陨石直接如同松饼泡沫一般表面出现龟裂纹路,接着便被撕裂开来,撕裂成大块和大块被撕裂成粉碎几乎同时进行,仅过了数秒钟偌大的陨石快就被撕成了细小碎块接着是粉末,最后在黑洞引力的牵引下,拉成一条冗长沙尘带,而后因为角动量守恒的关系绕着黑洞运行并向内坠落下去。
这一过程被人类如实地记录了下来,变成数据库中一个用于天体相互作用模拟的真实数据。
可以肯定,以后人类需要进行天体碰撞模拟,必然都会调用到这条数据,这些来源于真实的数据会让人类的模拟更加贴近真实,而非电脑无中生有推演。
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