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上用一个形容去描述它,而是需要真正的“鸿蒙量天尺”——数学。
而快子,则是在量子纠缠超距通讯之路被堵死之后,人类的物理理论中,唯一一种可以超光速的粒子了。
所谓的万物理论不就是如此么。
它需要另一套奇怪的运算法则,比如式子,ab=-ba,aa=0,bb=0,这里的a表示一个沿着费米维度的运动,b表示第二个沿着费米维度的运动,若是要表示某个物体试图沿着一个费米维度运动两次,那就表示成aa。等式aa=0则表示这个运动不被允许。
当某存在进入一个费米维度,那就只能以一个“速度”移动,而这个所谓“速度”,本身仅仅是对什么是费米维度上移动的一个粗略类比,另一种贴切的说法,就是自旋。
陀螺的自转可以大些也可以小些,这取决于释放它之前用多大力气,但基本粒子只能有特定的自旋,如希格斯玻色子没有自旋、电子具有最小自旋、光子的自旋必须与它的运动方向平行、引力子的自旋是光子自旋的两倍等等。
人们通常习惯认知中的维度,都是用长度来度量的,而长度就是一个数,诸如3公分、12公里、4微米等等。人们可以将两个长度相加得到另一个长度,也可以将两个长度相乘,得到一个面积。
那么研究这玩意有啥用呢,那就又得说回超对称了。前面说了,超对称是使得超弦理论平衡下来的对称性,它是通过切除快子做到这一点的。
鬼魅的量子纠缠已经被证实无法用作超距通讯,那剩下的希望,就只有神秘莫测的快子了。
而奇特数学之所以与之有关,那是因为自旋的费米维度描述。
但超对称的额外维度却不是用数字来度量的,至少不是普通数字,它们用的事反对易数来描述,这便是构成超对称奇特数学的基石。
但对超对称的研究,却不会因此而停止,因为许多科学家认为,许多理论之所以有局限性,或许正式因为人类认知的局限性与探索工具的局限性所致,人们只能通过一个又一个现象,从一个又一个角度去窥探宇宙万物的本质,相信只要窥探的角度足够多,那一定能完整认知那一个个物理理论背后的本质。
而自旋虽然是粒子的内禀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