器设计部门还在研究这种穿甲弹的合理结构,主要是在实验和调整反射射流的漏斗结构和氢弹爆炸核心的距离,以及适当的爆炸当量。
主要思想是,把控距离,确保氢弹爆炸的核心热量接触以1号金属材料作为漏斗状反射结构的时候,温度在15亿摄氏度以下,而反射后的氢弹高温射流尖端能量温度,要超过15亿摄氏度,如此才能确保这种穿甲弹在集中战舰装甲的时候,能够将装甲瞬间烧穿。
其实在将1号合金材料制造工艺卖给耐尔文明之后,武器设计部门就有了这方面研究的意向,因为他们觉得二级文明战舰有磁场护盾的情况下,阳电子炮的打击效果大打折扣。
如果在双方战舰装甲都很强的情况下,阳电子炮一时半会破不了磁场护盾的防,而常规的激光武器又无法烧穿战舰装甲,这种时候,电磁轨道炮自然就变成了战争的主力。
可是电磁轨道炮炮弹速度太慢了,很难适应15~20光秒距离尺度上的太空战,所以想要发挥电磁轨道炮的真正威力,就得凑得更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