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话,走路都得跟猫似的没声音,要不然她就哭,说你欺负她。”
“哦!”江芙蓉淡淡的应了一声。
林招娣指着地上的粉笔线:“这种事也就她干得出来。”
四零五宿舍的地板上,熊娟娟用白色粉笔从中间画了一条分界线,那张共用的桌子就摆在中线上。
摆明了现在只有两个人,空间一分为二,谁也别越线。
这行为是挺幼稚的,江芙蓉想起了江国庆,只有低龄儿童才会想到这个办法。
江芙蓉不会在无意义的事情上浪费时间,只看了一眼就收回了目光。
她把手上的信笺举起来:“林姐,我念一遍给你听,你给我提提意见,看哪里需要改。”
林招娣受宠若惊:“你要念给我听?啊啊啊,我没意见,我什么意见也没有。”
江芙蓉把读后感念了一遍。
林招娣觉得太好了,啪啪鼓掌:“小江,你真行,比广播站的播音员念得还好!”
江芙蓉才不信。
按理说读这样的文章要激情澎湃感情饱满,可她读起来声调完全没有起伏,只胜在发音标准,口齿清晰。
她觉得林招娣纯粹是打的感情分。
林招娣是认真的:“小江,你会写文章太好了,你可以代表我们财务科给广播站投稿,只要广播站采用了,到年底的时候财务科还能争流动红旗!”
江芙蓉笑:“还能投稿啊?”
林招娣立即来了兴致:“当然能投稿,只要广播站采用了,谁写的稿子就给谁发稿费,广播站隔两个月就来报一次。廖主任的稿费 ……”
说到这里,林招娣压低了声音,把两个手掩在嘴边:“廖主任一年的稿费有两千来块钱呢!”
两千块不是什么大数,但是跟月工资三十块钱做对比,那是相当的可观。
江芙蓉听呆了:“咱们厂里的稿费怎么算的啊?”
两千除以三百六十五,平均一天五六块钱,岂不是天天都写?
要是一篇稿子能有五块钱稿费,她一定多学习多投稿,一个月能投中两篇增加额外收入也好啊。
想不到军工企业在企业文化方面的投入还挺大。
林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