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对着玻璃上倒映出来的人影发呆。
十五分钟过去,除了两个老头,没人过来搭讪,她也乐得清闲,并不想与这帮惺惺作态的人打官腔。
周京霓正盯着一处出神,眼前晃来一道手影,她侧头,映入眼帘的墨蓝西装,视线向上抬起,不禁面露惊喜。
“于柏州?”
“小周妹妹,没想到真是你啊,我还想是哪个美女如此亮眼。”于柏州一进门就瞧这佳人背影有点眼熟。
周京霓弯起唇角,“你怎么在这呢。”
她印象里于柏州不是北京人,应该是南方那一带的,在英国那会,听他与家人打电话讲的方言是客家话。
于柏州抬手扶了一下领结,并没有回答问题,而是问别的,“你一个人来的?”
周京霓点头,说是啊。
于柏州朝她挤眼,“刚好我一个也不认识,本来还想着得挺无聊呢。”
周京霓垂头一笑。
“今天港珠澳大桥验收完毕了,有听说吗?”于柏州忽然说。
周京霓小酌一口酒,在脑子里思索了一下,说:“看来是我最近没关心时事,的确不太清楚。”
“正常,老爷子参与这个项目我都是才知道,而且预计年底才能通行,九年啊,耗资这么大的工程,总算结束了。”于柏州感慨良多,转嘴又乐呵呵起来,“我是陪我爷爷来的,不是有那么句话吗,进京述职还是什么来着,反正差不多这么个意思。”
周京霓仔细斟酌了那四个字,在心里有了个大概,笑着问:“懂了,来交差的是吧。”
“那是我用错词了。”于柏州连忙纠正。
“哦?”
“”
两人就着这件事聊起来,她这才知道,于柏州爷爷是位港商,任政协委员,后在珠海深圳一带壮大家族规模,为港珠澳大桥项目捐资几十个亿,此次前来北京是受邀出席听汇报,同时参加第十九届全会。
谈到这,这不禁让周京霓想起易总口中的邵先生。
“我想向你打听个人,你认识邵淙吗?”她补充解释,“也是位港商,目前仁丰投资的话事人。”
“他来?”
“他妹妹来。”
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