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后,当叶辰、小芬和另一位同伴踏出福利院的门扉,正欲前往附近的餐馆共进午餐时,一个满载惊喜的声音突然在他们耳畔响起,呼唤着他们的名字。
转身间,他们目睹了几个熟悉的身影正向他们走来。这些人,无一不是叶辰在福利院长大时期的伙伴。然而,对叶辰而言,自从他离开福利院的那一刻起,与其中多数人的联系便逐渐淡出,几近消失。
在这群体中,唯一仍与他保持联系的,便是他的旧时挚友赵昊。回溯至叶辰在福利院度过的那些年,因一场意外失去双亲后,他的性格逐渐变得沉默寡言,甚至带上了些许孤僻的色彩,有时终日难开金口。
正是这份与众不同,使得他在孩子们之间显得格外孤立。但每当此刻降临,总是赵昊,那个比他略长几个月的伙伴,率先打破沉寂,将他引入欢声笑语之中。
岁月流转,两人之间的情谊愈发深厚,仿佛经历了时间的考验,变得更加坚不可摧。
在福利院的门前,赵昊与叶辰这两位青年几乎同步迈出门槛,共同选择了前往工地的道路。他们在那里肩并肩地承受着工作的艰辛与疲惫,彼此之间形成了深厚的友谊,仿佛是一对经历风雨的战友。
随着时间的推移,两人的人生轨迹开始出现分歧。叶辰将辛勤劳动所得的报酬无声无息地转赠给福利院,而赵昊则决定离开工地,前往繁华的海城,开启了自己的小本生意。
对于叶辰而言,赵昊的选择并非不可理解。在他们这个群体中,每个人都是从福利院走出的孤儿,面临着无依无靠的现实生活。他们迫切希望能通过自己的努力,为自己建立一个稳定的未来基础。与其他人不同,孤儿们没有家庭的庇护、亲人的关怀,甚至连一个避风的港湾都没有。一旦经济出现困难,可能意味着当日的饥饿和露宿街头的命运。
叶辰之所以选择将收入回馈给福利院,源于他对于父亲生前教导的深刻记忆,以及对福利院以及李阿姨深深的感激之情。他坚信,自己能够安然成长至18岁,离不开福利院的养育之恩,因此,他决心以实际行动来表达自己的谢意。
叶辰的这一决定也与他童年时期所接受的教育息息相关,那些年的教育深深烙印在他的心中,指引着他的行为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