玖玖小说 > 其他类型 > 大明:都是皇帝了,谁还当木匠 > 第393章 御驾亲征?(下)(1/3)
    次日清晨,通州。

    眼下正值三月下旬,萦绕着村庄而生长的农田春意盎然,不时便能见到几名扛着农具的百姓自村中而出,将其汗水挥洒至田野中。

    此地名为张家湾,因前元万户侯张瑄指挥船只,通过海运的方式运送漕粮,自渤海而出,途径潞河的时候,曾于此地短暂停留,故而得名\"张家湾\"。

    在过去的两百余年中,\"张家湾\"也曾走出过几名进士,其中更有人官拜三品侍郎高官,成为一时美谈。

    但当下,论张家湾中最为出名的人物,却不是这位三品侍郎,也不是前元的万户侯张瑄,而是自万历三十九年便侨居于此的前任漕运总督,李三才。

    村庄南头,几乎将周遭房屋连成一片,并与后山接壤的\"农舍\"中,年近七旬的李三才头戴笠帽,手中捧着一根简陋的鱼竿,悠哉游哉的坐于池塘面前,盯着眼前毫无涟漪的湖面。

    作为昔日的\"急先锋\",他在东林党中的地位几乎能够与东林书院的创建者顾宪成比拟,就连前任内阁首辅叶向高也要与他平起平坐。

    正是靠着这份无人能及的资历,他奉命巡抚凤阳并提督漕运长达十余年之久,后因朝中\"党争\"日渐激烈,方才以退为进,主动辞官回乡。

    不过虽是赋闲在家,但他始终没有忘记昔日挥斥方遒的那段时日,并且不遗余力的想要回京辅政。

    只可惜任凭他百般努力,及至万历皇帝撒手人寰,也没有流露出起复他的意思。

    甚至就连泰昌皇帝继位\"拨乱反正\",接连提拔了诸如刘一璟,韩爌,何宗彦等朝臣,分别对他们委以重任,却依旧将他这位\"东林肱骨\"置之不理。

    久而久之,他本就偏执的内心也产生了一丝病态。

    \"老爷,京师来信\"

    正当李三才双眼微眯,好似靠在椅子上睡着的时候,蹑手蹑脚的脚步声响起,一名年岁瞧上去与其有些相仿的老仆缓缓行至池塘边,手中还握着一封书信。

    \"讲。\"

    尽管心中困意不断翻涌,但李三才仍是强打精神,将浑浊的眼睛睁开了一条缝,看向自己的老仆。

    实话实说,如今他已是年近七十,精力和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