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暖阁内的气氛隐隐有些冰冷,一向在朝中扮演\"和事老\"角色的阁臣韩爌便是缓缓起身,略有些不太确定的看向案牍后的天子。
经过将近半年的沉淀,再加上有了\"大婚\"的加持,如今的年轻天子全然不复昔日刚刚继位时,手足无措的模样。
举手投足之间,年仅十六岁的天子,倒是隐隐有昔日御极四十八年,万历皇帝的影子,令在场朝臣不敢小觑。
\"朕记得,户部在年关过后,刚刚向广宁交付了一批物资?\"迎着暖阁内众臣的注视,案牍后的天子缓缓开口,脸上充斥着肃杀。
\"回禀陛下,确有此事,\"闻言,户部左侍郎王在晋便是不假思索的起身称是,深邃的眸子中充斥着不满。
因为户部尚书李汝华身体抱恙的缘故,向辽镇输送物资的事宜全权由他负责。
\"好啊,\"闻言,朱由校便是嗤笑一声,眼神愈发冰冷。
广宁城重兵云集,粮草充足,且下辖锦州卫及宁远卫的骑兵,城中祖大寿还敢以\"物资欠缺\"为由头,拒不执行出兵的命令,实在是莫大的讽刺。
\"李如柏呢?朕为何没有听到他的名字?\"未等做出决断,朱由校像是想起什么似得,猛然朝着身旁的司礼监掌印太监问道,同时再度拿起案牍上的奏本。
听得此话,暖阁内的朝臣们方才倒吸了一口凉气,旋即便是重新传阅起手中奏本。
如若不是天子提及,他们几乎险些将这位于辽东形象深远的\"将门虎子\"忘于脑后。
难道说,被天子紧急起复的李如柏依旧不知悔改,漠视祖大寿等心怀不轨的将校倒行逆施而无动于衷?
\"回禀陛下,\"听闻天子的咆哮声,同样是后知后觉的司礼监掌印太监也是满脸惊恐,断断续续的回禀道:\"李总兵于三月初三当日出京,三月初八抵达山海关,料想应该早就到了广宁才是\"
这山海关距离广宁城不过五六百里,纵然是以寻常百姓的脚力也足以赶到广宁,遑论是终日渴望着\"戴罪立功\"的李如柏?
司礼监掌印略显尖锐的声音才刚刚于暖阁内响起,众臣心中便是咯噔一声,隐隐泛起某种不可思议的念头。
依着时间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