玖玖小说 > 其他类型 > 大明:都是皇帝了,谁还当木匠 > 第41章 薛国用(2/3)
,朕也是这般想的。

    听闻耳畔旁响起的话语,朱由校不由得轻轻点头,眼神愈发柔和,这才是老成持重之言。

    据他近些时日了解,现任广宁巡抚王化贞此前并无太多在地方上为官的经验,反倒是擅长医术,且为人相对和善,不似寻常东林官员那般咄咄逼人,故而与朝中其余党派官员的关系均是相对融洽。

    故此在万历末年,彼时尚为右参议的王化贞方才得以镇守广宁,并以招抚蒙古部落之功,晋封为广宁巡抚。

    陛下英明,如今建奴势大,我大明当以固守城池,整饬行伍为首任。见朱由校好似颇为认同自己的观点,薛国用赶忙趁热打铁的说道。

    自古以来,君臣相疑,便是边镇最大的隐患之一,唯有中枢稳定,边镇主帅方才能够大施拳脚。

    薛卿家,对蒙古诸部如何看?轻轻摆手,示意薛国用不必多礼,朱由校转而话锋一转,将矛头对准了近些时日于朝中争议不断的蒙古部落。

    自隆庆和议之后,朝廷与蒙古诸部的关系便是缓和了不少,其中诸如内喀尔喀部更是主动归附大明。

    但随着建州女真于辽东崛起,大明与蒙古人之间本就不算牢靠的盟友关系也是宣告结束,蒙古诸部虽然没有随建州女真助纣为虐,但也没有从旁相助,始终保持着作壁上观的态度。

    在这个过程中,分兵驻守广宁的王化贞便是坚持以夷制夷,大力招抚蒙古部落,以免其沦为女真鞑子的附庸。

    但辽东经略熊廷弼则是认为蒙古鞑子与建奴乃是蛇鼠一窝,不可对其委以重任,甚至不可招抚收纳,以免在战时腹背受敌。

    对于是否收拢蒙古流民,朝中官员也是各执一词,各有各的说法。

    现在,朱由校想听听薛国用的意见。

    启禀陛下,见朱由校直接问起此事,薛国用的心中便是一沉,仔细斟酌了言辞之后,方才小心翼翼的回禀道:我大明虽然经历萨尔浒惨败,但底蕴尚在,兵多将广,自是不用对蒙古人予以重任

    这便是侧面表明态度了,朱由校轻轻点头,但脸上却是不动声色。

    朕听闻,广宁城中倒是有几家所谓的将门世家,却不知此事是真是假?半晌,年轻天子清冷的声音再度于暖阁内响起,使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