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辈亲,在华夏是个非常普遍的现象。长辈,甚至比父母更喜欢孩子,更宠孩子。
岸边的一个老者大手一挥。声音也很洪亮:
“丫头,一切顺利。只要阿公能走,就一定会来接你。明天4点,阿公在码头,等你平安归来。”
旁边也有送行的一些人,纷纷和老者打着招呼,有的还说着客气话。
“万老培养的好啊,丫头都能独立出海打渔了。”
老头皮肤较黑,宽额方脸,脸上有很多皱纹,刻着岁月的痕迹,但一双眼睛炯炯有神。
他非常骄傲地说。“千金丫头,这都已经是第三次独立出海了。”
有人还是有点儿担心。“千金毕竟还小啊,海上情况变化莫测。族长你还是要安排个人跟着,更放心一些。”
也有人对这个担心不屑一顾,直接反驳。
“你不知道吗?千金不但打渔本领高超,水性极好,一身功夫更是出类拔萃,说是龙女都可以。而且她懂科学、知天文,上次和老六出海,遇到险情,都是她化解的。”
“就是,就是,千金多厉害啊!这就是我们未来的族长,渔家新的话事人。”
老者听到后面,非常开心。他哈哈一笑。“不经风雨,怎么长大?咱们渔家永远不怕大海。”
“我先回家睡觉了,明天早晨来接我孙女。”
说完,和众人拱拱手,在众人的一片恭维中,转身走了。
杨晓帆在一旁静静地看着,他有很多问题想问,但他知道还不到机会,也没有碰到合适的人。
前来送别的人,零零散散地先后都走了。喧闹的码头,一下安静了很多。
这时,一个原本坐在一侧摆弄渔具的老者站了起来,很不屑地哼哼了几句,还往地下吐了一口痰。
杨晓帆知道,这就是很好的询问对象。
只要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就会有远有近,有疏有合。特别是一些领导或者管事的人,肯定会得罪一些人的。
“大叔,咱们一般都是晚上出海打渔啊?”杨晓帆非常客气地询问。
“你是干什么的?”老者很是警惕,发声质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