玖玖小说 > 都市言情 > 重生之助力华夏崛起 > 第23章 第一个赚钱项目(1/3)
    杨晓帆会不会赚钱?

    那是肯定的。

    虽然上世经历相对单纯,成年后基本在保密单位,但学了那么多知识,看了那么多书,读了那么久的报,可不是单纯地打发时间。

    普通人考100分,可能是运气好!优秀人才考100分,是最高只能考这么多。同时的24小时,普通人和优秀人才,利用率、拓展率、成长率大不相同。

    单说,杨晓帆一手飘逸的毛笔字,就能日进斗金。

    再者,脑海中装着的股市走势,不仅可以赚钱养家,复利的可怕让你如同走入神话。

    简单一点,档案局杨副局长脑中装着柳水市20年大大小的机遇无数,东边挖坛埋着的金子,西边取箱藏着的银元。

    复杂一些,写本小说,谱首歌词,攒个剧本。

    重生者的优势无与伦比。

    但既要合情合理,事出有因,又要少沾因果,减少矛盾。才是杨晓帆重点考虑的问题。

    这也是他重生后的一个希望,尽量减少无效和无谓的干预,让世界正常运转,让时光如期流淌,让一切美好照旧。

    和父亲谈过话后,杨晓帆并没有立即展开2个项目的运作,他还需要理论支撑和市场调研。

    杨晓帆爱看报纸,也和在保密单位有关。在项目组,是不能使用手机的,实施的是和外网绝对的物理隔绝。了解世界、掌握信息,靠的就是纸质报刊。

    30份报刊让档案局惊讶,40份报刊让李主任咬牙,如果他们知道杨项目长曾经定过100份报刊,估计会呆若木瓜。

    自然不是杨晓帆一个人看,他也没有那么多时间和精力。

    随后几天里,杨晓帆去了邮局,连买带要,找了很多旧报纸,运回了家。他沿着大街小巷,细细观察,认真思考。他到商场、公园、影院等,随意感受,慢慢体会。他还到政府有关部门,认真咨询,详细询问。

    就这样,一整套操作方案,慢慢形成。

    杨晓帆并没有按照原本商量的,等估分时再讨论。自己的好朋友们虽然优秀,但真让他们想赚钱的点子,估计还是有点困难。

    小会不开,大会必乱的道理,他还是明白的。

    估分的前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