匆忙的身影闯入视线。
这是一位大约四十多岁的中年男人,从他略显匆忙的动作和满是煤炭灰尘的工装衣褶可以判断出他可能就是刘清泉的大表哥。虽然衣裳表面沾满了脏污,不过最让所有人注意的还是他身上和手上留下的黑渍,那些是油渍——令人好奇的是为什么会是油腻而不是煤尘。
林西矿区的小食堂内。
脚步声渐近,是张洪山大步流星般闯进来。
他的手心反复揉搓,那略黑并带有点粗糙的脸颊,透射出些许歉疚的神情。憨笑说道:“对不起,修复机械设备耽搁了一些时间。”
听到这话,坐在对面的刘清泉起身,为旁边的两人进行了介绍,“这就是我的大表哥,张洪山同志。”
原本对李爱国不甚熟悉张洪山,并不认识后者。但他似乎认识身旁的章科长,随即直起脊梁挺身而说,“尊敬的领导们,我是第六号井的第三个钻井小组负责人——一台采煤机械的操作者,同时担任十二个自主生产和协作合作社的副主任。”
对于“采煤工人”,以及“自主生产和协作合作社”这样的描述,李爱国有所耳闻——前者指的是驾驶采煤机械从事挖煤工作的工人;而后者,则涉及到一种全新的工作方式——合作社的自我管理和分工。
李爱国正欲询问更多,这时章科长似是意识到了面前这个人的身份:“原来是你!当年第一个站出来反对‘承包制度’,勇于担当外来劳务角色的人!”
\"其实,松才是那个第一人,只是因为遭遇了包工大柜指派的地痞恶霸的伤害。\" 张洪山抓挠了一下头,呈现出憨厚的笑容,接着说。
\"青松是位优秀的同事,解放前我们就一起参加过地下培训班。\"
章主任同样身为老一辈西区人士,在提到松时不禁露出了惋惜之情。
老厨子再次端来一只金属保温饭盆装的酒,众人喝了个痛快。
空气中的沉重感迅速弥漫开了。
董工及刘明明担心饮酒后身体不适,早些退到了一旁;
刘清泉、老郑,以及张洪山也都显得一时不知所言才说些什么是好。
李国爱轻轻地抿着酒,打破了沉寂:\"章叔叔,"包工大柜"到底是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