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今日凌晨,枢密院接到榆关军报,驻守郢州的勇敢军、勇锋军有异常调动。
而孔家一名家丁也从郢州给孔维翰送来消息:大理寺派去缉拿、押解裴宣卿的官差全部被裴宣卿杀害,裴宣卿已紧闭城门,严禁任何人出入。
至此,裴宣卿造反已是不争的事实,有司不敢怠慢,急忙报与祁翀。事关重大,祁翀也无法做主,便和祁樟、祁榛、杜延年、林仲儒、柳敬诚、柳明诚等一同来见承平帝。
承平帝面色阴沉,立刻传来了谢宣。
“裴宣卿反了,你知不知道?”
“回陛下,臣不知!”谢宣从容答道。
“谢大将军结的好亲家呀!反了一个梁颢,又来一个裴宣卿!”柳明诚不阴不阳地插了一刀,这一刀不偏不倚正插到了承平帝心窝里。
面对承平帝质疑的目光,谢宣面无表情,不慌不忙道:“陛下,臣与梁颢结亲,是为了查探越逆一党的阴谋,这一点臣早已向陛下禀报过,陛下是知道的。至于裴宣卿嘛,他造反应该是因为其子裴琚获死罪一事,并非蓄谋已久。臣与裴家结亲是在裴琚获罪之前,又岂能未卜先知?臣请旨亲自去榆东平叛,定取裴宣卿首级回来献于陛下!”
谢宣的话掷地有声,承平帝一时也挑不出错来,便道:“你先去将裴家抄了,将裴家所有人下狱!”
“臣遵旨。”
谢宣走后,承平帝目光扫过众人,问道:“何人去平叛哪?”
“臣愿前往!”祁樟应声道。
“区区裴宣卿,何至于劳动五叔亲往?”祁翀笑道,“陛下,臣以为裴宣卿不足为虑。他本是文官,并未带过兵,手底下的勇敢军、勇锋军也都是厢军,战力不强,随便一支禁军便可将其击溃。而且,他到任榆东也不过数月的时间,手底下的人也未必都是真心要跟他反的,只要朝廷大军一到,势必土崩瓦解。”
“嗯,你说的有道理,那你觉得何人带兵合适?”
“臣举荐岐国公为将,带一万神武军东出榆关,定能马到成功!”
此言一出,所有人都极为惊讶,包括被点名的柳敬诚。
“这臣从未带过兵啊殿下不是开玩笑吧”柳敬诚结结巴巴地就要推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