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练的李严与黄权二人而言,都颇显震撼。
他们内心之中本想着,倘或能够和平解决益州这对水火父子间的矛盾争端,那自然是最好的结局。
而且还能够更进一步的,稳固他们二人在州牧府中的地位。
即便最后只余一方得胜,那么刘氏手中残兵,两相争斗之下,也不会再冗余多少中军势力,能够抗衡如今蜀地一方数族豪强。
这也便势必要倚仗李、黄二人,在蜀人心中的影响力。
毕竟他们之下,亦有着门生故吏,遍布出自于、蜀中州郡的各大官宦世家。
无论是刘循还是刘璋最后得胜,都断不敢轻易动他们俩。
如今二人站队一处,皆选择了辅佐刘循上位,那完全是因为刘循此前的铁血手腕,在谋出贾龙、武出严颜张任的强制施为下,掌控了益州诸郡,大半门阀豪强的营生把柄。
正所谓“天高皇帝远、乱世苟安生”。
盐铁二利,虽百年沿袭早为朝廷国家所一概垄断掌控,但随着桓帝荒淫不理朝政、灵帝无能短命又深受外戚掌控,如今天下偏远州郡,有哪一处军阀势力,还能看不清大汉气数之将尽,各自将律法弃如敝履?
只是刘焉毕竟身为皇室贵胄,体内所流的是大汉刘氏子孙血液,如何能够放纵坐任,这般士族豪强继续蚕食九州边土。
故此这般两相矛盾的种子,已然早在刘焉还当政益州牧之时,便已然深埋种下了。
贾龙如何聪明之人,其实他当初便有所预料到此劫,只奈何煞费一番苦心、劝动了刘焉的他,却也无论怎样,都再难道同样之理,劝动其子刘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