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为人极重忠义与声誉,不到万不得已,决然不会轻易背离朝廷。”张济沉默良久,而后缓缓开口:“既已如此,眼下马超兵力空虚,正是他急需援手之际,咱们宛城可不能坐视不管。此次哪怕舍弃宛城这多年积攒的基业,也要全力相助。若能成功,无论最终结局是成是败,在马超心中,于西凉之地,咱们宛城一派都将稳稳立足,再无人可小觑。”
贾诩在一旁静静伫立,仿若透明之人,默默听着这叔侄二人的激烈讨论。他心中暗自苦笑,只觉后槽牙都隐隐作痛。这叔侄俩显然已下定决心,要与马超生死与共,一路走到黑了。其实,早在听闻此消息之初,贾诩便敏锐地察觉到,事情或许并非如表面那般糟糕透顶,已然崩坏到无可挽回的境地。毕竟,马超此前曾将匈奴打得一败涂地,威风赫赫,而西凉又坐拥三十万铁骑,犹如虎踞龙盘。只要匈奴与鲜卑的首领不是昏庸愚昧到极致,脑子突然抽风,又怎会贸然倾尽兵力进犯西凉?
更何况,西凉有李儒那般足智多谋之人坐镇。真若形势已如他们所言那般崩坏,李儒定会想尽千方百计让马超速速回西凉主持大局,怎会眼睁睁看着马超领着四万余孤军在中原苦苦奋战?贾诩暗自估算,西凉的状况绝非如此糟糕。即便有战事,也不过是险象环生罢了,决然不会像叔侄俩描述的那般严峻。西凉此举,极有可能是想避免派遣援军参与中原会战,以保存自身实力。只是贾诩向来明哲保身,不愿成为那打破局面的出头之人。毕竟此事关乎西凉内部的团结稳定,他自是不会轻易多嘴。
思及此处,贾诩终是忍不住轻声插言:“主公、少主,当下局势尚不明朗,马超将军此次出兵救援扬州,恐怕极有可能铩羽而归。咱们何必在此时贸然损耗自身实力?”张济听后,略带不悦地瞥向贾诩,缓缓说道:“文和先生,您这谨小慎微的性子,难道要等到西凉已然壮大强盛,咱们宛城一派再去投靠?届时又能有何作为?大丈夫行事,当机立断方可。我这将死之人,心气都比您高上几分。”言罢,又是一阵撕心裂肺的咳嗽。
张绣赶忙上前,轻轻为张济拍抚着胸脯与后背,待其气息稍顺,说道:“叔父,那我这两日便启程去寻大哥,告知他此次咱们与他共同出兵。”张济微微点头:“正该如此,雪中送炭之举,远比锦上添花更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