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却不想又有董贼乱政,提及此事,吾心甚痛。你自幼跟随我学习忠义知识,却险些误入歧途,为老贼效命。万幸你后来终于幡然醒悟,亡羊补牢,为时未晚。然而在讨伐天水之时,你却未尽全力,心有私心,此诚不可取也。今日为师便命绝于此,定要记住为师之教诲,忠君爱国,切莫生出忤逆之心。”
卢植说一句,卢毓便记一句。卢植问道:“毓儿,可都记下?”卢毓含泪应答道:“父亲,孩儿都记下了。”
卢植接着说道:“超儿,你的能力出众,才华横溢,为师也很满意。但是你这性格上,在大义面前却有些优柔寡断,此诚不可取。你当谨守本心,如今大汉眼看便要有中兴之志,为师却看不见了。你一定要替为师守护着大汉天下。若你日后叛离朝廷,则为师在九泉之下也不能心安。”然后卢植到此停顿,对卢毓说道:“罢了,就写到此吧。”卢毓在下面郑重地写道:“师卢植绝笔。”
卢植此时眼神已经渐渐失去光彩,仿佛也卸下了肩上的担子。他望着床帷顶部,喃喃地说道:“悠悠苍天,再假借载时光,我便能保得天子,重扶大汉荣光。奈何天不假年,今日我便要去见先帝。”
说着,干枯的面容上滴下一滴痛苦的泪水。此时,卢植气息便已微弱,说话声音几欲听不太清,喃喃地说道:“孝灵皇帝,为你我倾尽一生,未竟之功业,我便要追随你而去。时不我待…时不我待…时不我待……”说罢,气绝身亡。
堂中众人见状,悲痛欲绝,哭成一片。那哭声在屋中回荡,仿佛诉说着众人对卢植的敬重与不舍,也为大汉失去这样一位忠臣良师而哀伤。
刘备这边早已为卢植的后事准备妥当。卢府中,上下全部换上素服,一片肃穆哀伤之景。天子也传下旨意,整个长安皆为卢植挂上重孝。一时间,长安城中,处处白幡飘扬,人人戴孝,皆痛哭于卢植这位一代贤臣良相的逝去。那悲恸之声在长安的大街小巷中回荡,仿佛在诉说着卢植一生的功绩与品德。他的离去,让整个长安都沉浸在悲痛之中,人们缅怀他的忠诚、智慧和仁慈,感叹着命运的无常与无奈。在这沉重的氛围中,人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卢植对大汉的重要性,也对未来充满了担忧与期待。
刘备询问天子何时发丧。天子却面露难色,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