玖玖小说 > 都市言情 > 我在民国捡漏,开局百万倍利润 > 第383章 一开口就是三百万(1/6)
    以曹子建的眼力,他能在几秒钟内就能看出展柜上各个瓷器的新老。

    就好比一眼能区别猪跟狗是一样的道理。

    当然,也只局限于新老。

    品相什么的,还是需要上手看的。

    一路逛下来,曹子建发现,这陶瓷馆内的人不仅多,而且不乏一些带了类似手电筒,紫光灯,放大镜,电子放大镜等等工具过来的人。

    就比如曹子建跟前不远的一个青年。

    随着工作人员将展柜内一件清中期的天球瓶拿到青年跟前的一张桌上后,这青年第一件事做的不是看这件瓷器的整体。

    而是直接拿着电子放大镜在这件天球瓶的表面照了起来。

    另一只手则是拿着手机。

    在他的手机上呈现出放大镜照射下瓷器表面的情况。

    然而,这种看似十分‘专业’的设备,却是让一旁的工作人员嘴角的笑容差点就要压制不住了。

    显然,这名工作人员也懂瓷器的真伪压根就不是这么看的。

    要知道,以前看古董是没有什么工具的,只是现在条件跟上了。

    这些放大镜,手电筒起初的目的,是为了方便更好的看清楚一些细节。

    但对鉴定一件瓷器的真伪起不到一点作用。

    所以,凡是一上手就先掏放大镜的。

    不是棒槌就是国宝帮。

    因为瓷器首先看的是整体的器型,材质,包浆,这些完全用不到放大镜来鉴别。

    而在国宝帮内部,有一套自己的鉴定逻辑。

    那就是用放大镜看器物里面的气泡,表面的使用痕迹等等。

    这种气泡学派,最开始是香江台省那边的藏家搞出来的。

    目的就是想通过高科技辅助鉴定,尝试通过微观领域去研究。

    毕竟以前作假的技术比较原始,信息也闭塞,所以刚开始这种方法确实好用。

    可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加上作假的人个个精的跟贼一样。

    你不是喜欢看气泡吗?那我就按照这个逻辑对赝品进行攻关。

    说白了放大镜看气泡,就是一种智商税,就跟什么量子鉴定一样一样的。

    拿那些高大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