玖玖小说 > 都市言情 > 我在民国捡漏,开局百万倍利润 > 第208章 运气和实力兼顾(1/4)
    六分钟很快过去。

    曹子建这一组开始查看起第二件藏品。

    这件展品是唯一一件没有被摆放到展柜里的物件。

    因为这是一件平头案。

    光长度就达到了两米,宽度约莫50公分左右,高80多公分。

    该平头案通体紫黑,四腿为圆材,两侧腿间设横枨,既增加了案子的强度,又使侧视的感觉不过于空旷。

    案面下有素面牙条,牙头与牙条为一木连做,夹头榫结构。

    全案通体素雅可人,造型紧凑,空灵俊秀。

    只一眼,曹子建就认出这是一件明代平头案之经典。

    不过相比起曹子建,范阳已经在心中叫了起来。

    “我靠,还尼玛不是瓷器,这轮算是彻底没戏了。”

    “明,清,民,现代。”

    “明,清,民,现代”

    “点兵点将,大兵大将,小兵小将,点到那个我就选哪个”

    范阳决定,将决定权交给天意。

    第三件。

    一件带狮头耳的铜炉。

    整体造型十分规整,底下还有‘大明宣德年制’六字楷书款。

    宣德炉。

    至于是不是明代宣德皇帝朱瞻基亲自参与设计监造,运用风磨铜铸成的那一批,就有待商榷了。

    毕竟,如今宣德炉已经成为一个统称了。

    这个统称在收藏界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狭义上,宣德炉特指由朱瞻基授意创制出品的皇家铜炉,即“真宣”。

    而广义上,宣德炉泛指明宣德宫廷创制后,按一定标准生产制造的仿宣德铜炉工艺品门类,即“仿宣”。

    宣炉之真者,其款式之大雅,铜质之精粹,如良金之百炼。

    最妙在色,假色外炫、真色内融。

    从黯淡中发奇光,正如好女子肌肤柔腻可掐。

    只是宣德炉自创铸以来500多年间,其仿造生产已经形成了一套成熟的工艺和样式。

    尤其是清末民初那会,滥制滥仿的弊端使宣德炉的声誉一落千丈。

    以致如今的古董市场中所见的所谓“宣德炉”可以说,已经达到了万无一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