玖玖小说 > 都市言情 > 我在民国捡漏,开局百万倍利润 > 第29章 如意坊,雕玉匠(2/4)
因为华国上下五千年,先辈们留下的东西太多太多了。

    有些是史书上有记载的,有些则是不为人知的。

    这就需要自己的眼界去判断,分析。

    所以,不管是才高八斗,还是学富五车,在一些神秘的华国文物面前,还是会感到自己知识的匮乏和浅薄。

    在五花八门的历史遗存面前,也会感到力不从心的无助和茫然。

    就比如三星堆文明。

    它的遗址表明古蜀国曾是一个高度发达的城市,但其历史在一千五百多年后突然中断,再次被记载时已过去两千多年,且关于这段历史的细节知之甚少。

    所以,古玩一行,并不是看了几本书,学了点知识就行。

    它是需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

    唯有开阔自己的眼界,一步一个脚印,一点点的去填补。

    “谦虚谨慎。”张海山一脸赞许道:“你确实是吃古玩这碗饭的。”

    兴许是觉得跟曹子建投缘,没等曹子建询问张海山的身份,他自己就将自己的底给透露了出来。

    “曹小兄弟,其实我在鬼市,呆的时间并不短,但从来没人知道我到底什么来历。”

    “我们老张家,到我这代,祖上四辈,全是给皇上当差,都在宫里造办处。”

    说这话时,曹子建明显感觉到张海山脸上露出的自豪之色。

    这很正常。

    造办处,宫中具有实权的特殊机构。

    一个专门负责皇家物品的制造,修缮和保养等工作。

    皇帝用的,穿的,赏玩的珍宝,都出自这个神秘的机构。

    造办处网罗了整个华国最顶尖的能工巧匠。

    甚至还有来自西方的科技能人。

    他们按照皇帝的要求,制作出各种各样的器物。

    清宫造办处一直延续到清宫末年。

    民间也流传着这么一句话“凡造办处出品,必是精品。”

    事实也证明了这点。

    “张四爷,我听说造办处有匠作六十一种,有造办处六一行之称。”

    “每一个匠作都有一个自己的擅长,负责一个门类的制作,不知道你负责哪个门类呢?”曹子建好奇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