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指挥链下游的小梓能知道幕后的真正指挥官是谁。”
也就是说,小梓的行为,前后两次,实际上都是为了保护茶会的学生,主观上没有行凶的意思,客观上虽然造成了损害,但是是为了避免更大的损失。
小梓身为阿里乌斯学生,人员自身特征明确;小梓原本是来执行刺杀任务的,有明确的目标并且对目标实施了行动,刺杀行为可能会造成危害结果、并且已经造成了危害结果。对小梓的行为性质可以简单的举个例子。
故意杀人罪的行为对象是“人”,而不是具体哪个人。人的姓名、身份等要素不是故意杀人罪的客观构成要件要素。因此,人的姓名、身份等要素不是故意的认识内容。要具有故意杀人罪的故意,只要求认识到“人”即可,不要求认识到具体哪个人。
所谓客观决定主观,如果茶会严查下来的话,小梓多少要算个故意杀人未遂的处罚。
不过还好到最后没有出人命,要不然即便是老师都很难处理这种问题,毕竟老师不是法学教授——如果自己能把卡尔·施密特这样的人招揽到基沃托斯就好了。
狠狠的批判自由散漫的作风,然后将所有权力揽到老师的手中,做种事情还有法学家给自己背书,法戈顿时间觉得自己肯定是疯了才会做这种白日梦。
虽然用掌握权力者决定正确与否替代道德上的审判听起来好像有点太不得民心了,但也有人觉得人不应该掌握道德。
基沃托斯或许不应该是一个供学生们上课学习生活的巨型城市——而应当是一个巨大的生物有机体,是带有目的、理性、和利益诉求的。这便是联邦学生会对基沃托斯的看法,也是各大学校对她们自治区的看法。
老师认为这是不对的,即便是法戈在了解到了这些学校运转的方方面面和它造成的种种恶果之后,也感到阵阵无力。
按照这些学生的看法,在看到一个学生的身份之前,先看到的部分是对方是敌是友,而学校的学生会不管多么过分,也都是“友”的一部分,因此只要将本来存在的内部问题依靠身份辨认的方式转移到外部去,就能同时实现对外的团结和对内的稳定。
从这个角度出发,而不是从事实的角度出发——准确的说,是从学院政治的角度出发,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