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能查到。”
名为柯西的机器智慧人点点头。
“第二,为什么人工智能拥有的智慧,能远超人类?”
“如果人类换一个角度想,就非常容易理解。”
“这个角度就是,其实智慧在某种程度上,是可以量化的。”
“换句话说,某种程度上,智慧水平的高低,是可以通过公式来计算的。”
名为普凡的机器智慧人继续道。
“人类别急着反驳,听我解释。”
“所谓智慧,想想智慧产生的过程,就会发现。”
“其实智慧,都是在知识的基础上,经过思考产生的。”
“智慧主要由三个因素影响:1、掌握和能运用的知识量的多少。”
“2思考能力的强弱。”
“思考能力的强弱,包括思考的速度、思考的准确度……”
“3智慧主体进行思考时的状态。”
“智慧主体,就是进行思考的主体,他的状态的好坏,是否足够认真等等,也影响他思考能产生智慧的多少。”
“所以,某种程度上,智慧公式可以是这样计算。”
“智慧=掌握和能运用的知识量x思考能力x智慧主体进行思考时的状态”
“这个智慧公式,能够反映智慧主体,最佳的智慧水平。”
名为普凡的机器智慧人说道。
“可能有的人会说,唉,要是一个人太蠢,给他所有的知识,他依旧没什么智慧,依旧是个蠢蛋。”
名为柯西的机器智慧人说道。
“完全同意!”
“所以,我这条智慧公式,不仅仅是由知识量的多少决定,还受到思考能力,和智慧主体进行思考时的状态影响。”
“因此,这条智慧公式才是如此设计,虽然不是万分准确,但确实能一定程度,用来衡量智慧的多少。”
名为普凡的机器智慧人解释道。
“智慧=掌握和能运用的知识量x思考能力x智慧主体进行思考时的状态”
“似乎有些道理。”
“如果反对这个公式,人类也可以尝试用别的方式,对智慧进行量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