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金刚当即就让史大良头前带路,他要去会会那个身手不凡的小子。
在赛金刚的心里,甭管这小子是不是史大良所说的那样,他都要会一会那小子,习武的人都有这个通病,甭管打过打不过,比试比试才知道,主打一个不服气,更何况是个毛头小子,赛金刚更不服气。
人都是这样,总认为自己厉害,所以才有了文无第一,武无第二的说法。文章写得好不好,每个人有每个人的看法,他说好,别人说不好也有可能,但是武就不同了,打趴下就是败了,谁厉害谁不厉害,一比就知道,赛金刚不相信一个半大小子有那么厉害。
赵一拳跟在后头,并不是助威的意思,纯粹就是想看个热闹,他要看看那个把史大良打趴下的那小子是不是小安。,可这行为在赛金刚和史大良看来就是助威,不助威跟着干嘛。
赛金刚和史大良想当然的认为赵一拳帮着他的。
赛金刚很感动,觉得没白认识赵一拳。
人啊,都是一样,锦上添花记不住,雪中送炭才最感人。
赵一拳不能说,更何况吃不准那小子是不是小安,但是他已经打定主意,无论是不是小安,他都不会帮助赛金刚,因为本身赛金刚一个成名已久的武师对付一个半大小子已经就是以大欺小了,先不管谁对谁错,这江湖道义还得讲,好在是只是去教训教训那小子,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寻仇,否则的话,赵一全打算站在道义一边。
向理不向人,是赵一拳立身江湖的根本。
路上,史大良把跟泗洪帮的恩怨说了,他颇为气愤地说道:“那小子也不知从哪里冒出来的,替他肖二冠说话,你说这肖二冠也是,不明不白地就把泗洪帮解散了,以前是二爷,现在谁还拿他都那个二爷,杀人偿命,欠债还钱没错吧,结果因为这个,那小子就出手,你说我能忍下这口气么,不然我九龙帮还怎么混。”
赵一拳听出了个大概,他由此肯定,史大良口中的那小子多半是小安,泗洪帮解散,理应也跟小安有关,不然好好的泗洪帮怎么说解散就解散了,肯定是泗洪帮得罪小安了,别人不知道小安,想必那个泗洪帮的帮主,还有这个史大良,不知道小安的背景和身手,但是他赵一拳知道啊,小安是谁啊,他师父可都是江湖鼎鼎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