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清楚古耶摩想要干什么无非就是看他兵马不多,就想要让他分兵,此时他手中只剩下500人镇守城门楼,而且缺乏压制器械,古耶摩若是以精锐强行攀登城楼,很难压制下去,哪怕就是压制住了,也会造成重大的伤亡。
想到此,杨毅一挥手,领着500人直接下了梯道,紧接着城门大开,杨毅首当其冲,居然从城门中冲了出来,然后城门关又在他的身后缓缓闭上。
古耶摩瞳孔一缩,继而发出狂笑,死死盯着杨毅手中的黄金剑道:“杨毅小贼想要作死,我这便前来取你性命!戎古族的勇士,给我冲!”
3000多名战虎骑兵尾随着古耶摩一起朝着城门方向冲过去,那里正是由杨毅结成阵势抵挡。
谁也想不到杨毅居然敢在这个时候放弃固守城楼,而是“背城一战”,但这个战略却极为高明,徐世忠虽然力竭,但是指挥箭阵的水平足够高,黥面军在他的带领下,六合箭阵能够发挥出的杀伤力,强大的难以想象。
如果杨毅固守城楼,那么古耶摩的大军就会冲上城楼,在缺乏守城器械的情况下,很难压制对方,何况对方的武学高手还有这么多,集合起来的话,箭阵很快就会被冲垮,失去了箭阵压制,黥面军也会出现重大伤亡。
但是杨毅出城诱战却不一样,他将敌方的目标集中在自己身上,实际上背靠城郭,以及深邃的城门洞口,这是一处绝佳的“天险”,杨毅部所要面临的压力并不大,充其量无非是2~3倍于己的敌军罢了。
可是这样做有一个好处,就是能够最大限度的保存城楼上的“六合箭阵”,箭阵之威施展开来,能够最大限度的给予敌军杀伤,在无差别的真伤打击下,连三昧境高手也不见得就敢搏命。
何况,杨毅并非全无凭依,“武穆遗书”的3大光环是一个,“归藏”和“不动如山”的特性也是一个,加上他按照所学,布置的“却月阵”也是一个。
“却月阵”也是来自“武穆遗书”的内容之一,是一种步兵对战骑兵的高阶步兵战法,只是不被游戏数据所承认,整体上呈现半月弧形,最大限度的卸开冲锋力量,让敌军的受力面积呈现最大化。
杨毅没有去刻意练习过“却月阵”,想要做到其中的多般变化是有些难度的,但以之为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