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銮殿上,因水泥的请功奏折引发了一场大辩论。
水泥肉眼可见的便利和利润自是使得君臣欢喜,周云钊连连赞赏,“好一个昌华郡主,好一个大长公主,这件事离不开两位的鼎力相助。”
“昌华郡主研制水泥有功,请陛下封赏。 ”周佑宸很不客气地和周云钊讨赏了。
周云钊不假思索,“那就替补了先前的耿侍郎一位,昌华郡主也可担任工部侍郎。”
此话一出,群臣哗然。
任太傅率先反对,“陛下,封赏昌华郡主不宜加官进爵,自古以来就没有女子为官的道理。”
“先前父皇在世时,几次盛赞昌华郡主和廖小将军,朕今日嘉赏昌华郡主,难不成诸位爱卿认为父皇嘉赏不对吗?”周云钊在这件事上看得透彻,深知倪通的功绩足以入朝为官,以前大臣反对她是女儿身,现在有水泥这项利国利民的发明,那就没必要恪守成规了。
如任太傅那样想的自然有,但赞同的不少,逢迎上意的不知凡几。
不多一会,金銮殿上接连不断的“皇帝圣明”的声音,久久飘荡不散。
周佑宸没有开口,她饶有兴致地打量着底下众臣的反应,面上含笑。
周云钊之所以大肆封赏倪通,无非是倪通出身清白,功绩有目共睹,还是女流之辈, 这样一来 ,周云钊的忌讳少了些,更能确信倪通的忠心。
而且,倪通担任工部侍郎 ,更不用担心结党营私了。工部官吏各有关系,倪通去了工部,很难说一定过得称心。
周佑宸叹了口气,以后的路很长,但已经很快了。
工部侍郎一位非同小可,周云钊力排众议也难以服众,不过,周佑宸关键时刻说话了 ,“莫非研制水泥之功,比不了区区的工部侍郎?”
殿中鸦雀无声 ,一时沉寂。
工部侍郎固然品级不低,然而那是工部 又不是户部吏部,去了那里才要让人担心。一个女子,去了工部有什么用?此乃某些人的想法。
兴许是想开了,也有可能是无所谓,因此 ,封昌华郡主倪通为工部侍郎的诏书,很快就颁下了。
倪通接旨过后 ,冲着周佑宸行了一礼,“有劳殿下为我周旋,今后必当为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