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有着各自之理,实在难以定夺,还望皇祖父定夺。”
老朱就看了看朱允熥,这孙子有些时候实在是太可恶了,得罪人的事情是一概不做。哪怕心里头有想法了,还要装腔作势一番。
不过只要习惯了这些事情也就行了,也没什么可吐槽的,谁让以前老朱就是这么安排的呢,现在大家都养成了习惯。
老朱就开口问道,“说说,你们现在是如何想的?”
朱允熥主动说道,“回皇祖父,大运河历朝历代都有修筑,孙臣以为不宜再大动干戈,只在前朝的基础后修筑、疏浚就好。”
这话也没什么毛病,京杭大运河可不是一朝一夕就建好的,甚至这也不是隋炀帝一下子就弄出来的。
真要说的话,京杭大运河从春秋时期就开始修筑都没什么问题。吴王夫差命人开凿邗沟,魏惠王开凿的鸿沟,这就是大运河的开始阶段。
朱允熥继续说道,“如今朝廷向北运输粮食,可以绕开洛阳一段。现如今看来,大运河可分七段。”
从北平到通州的,通惠河,长约八十公里;从通州区到天津称北运河,长一百九十公里;天津到临清称南运河,长四百公里。
临清到台儿庄称鲁运河,长约五百公里。邳州到淮安称中运河,长一百九十公里。自淮安到瓜洲称里运河,长一百八十公里。从镇江到杭州的江南运河,长约三百三十公里。
朱允熥再次开口说道,“现在朝中文武所议之事,无非就是该先疏浚何处,有人觉得该修北段,有人觉得改修南运河,也有觉得改修淤废的山东段。”
老朱自然也明白,自从元末开始,山东段的大运河已经完全给淤废了。虽然清淤比起开凿要轻松点,但是这也是个大工程。
更何况现在的大运河就算是各段之间也不是完全连通的,也少不了会有一段需要用陆运的方式翻转河坝的,这自然也是极大的损耗。
老朱微微点头,随后看向陈瑄,“你的意思,是准备先修北边的那段了?”
陈瑄立刻点头说道,“回陛下,北段虽也有淤废,只是蒙元定都北平之时,漕运乃大计。”
这话也没什么毛病,元朝时期的北平地位特殊,所以相对来说在北平附近的那段河道情况是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