杀,眼界高一些也是自然。”
这么说肯定也是没有什么问题,在蓝玉少年时期,他是跟着徐达、常遇春这样的名将作战,那时候的身边都是大明的开国勋贵,是真正的一时人杰。
等到他青壮年的时候,也算是锻炼出来了,作为统兵大将南征北战、战功不断,自然也就意味着寻常人他根本不放在眼里。
这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说到底身边的环境、身边的人都是人才,所以一般人不被看在眼里,这些也就是可以理解的事情了。
朱允熥鼓励着说道,“你和凉国公也是不同,你到底是我表弟。以后若是能够上阵杀敌自然是最好,做不到也没关系。持心端正、整肃军纪,这些还是要靠你们。”
这些也都算是朱允熥对于这些外戚的一个期待,不指望这些人个个都是人才,不指望他们都是有着无比出众的能力。
平庸一点其实也没什么关系,只要品行好就行了,有些位置不一定就是能力出众可以做好,对于品行的要求实际上也更高一些。
梅顺昌也是腼腆的笑了笑,他对于自己的能力也心里有数。
虽然很多的少年都曾经是有着一些豪情万丈,会觉得自己的未来有着无限的可能。但是梅顺昌不那么想,他的性格自小就是比较稳重,家教也比较严谨。
朱允熥的心情不错,自家小表弟虽然不算是最有能力的,但是绝对是听话、省心的,这在他看来就算是非常优秀的了,可以值得他放心。
江山代有才人出,宗室或者外戚也需要涌现出来一些人才,现在的梅顺昌就算人才。
朱允熥也从来都不需要担心手里没有人才可用,他甚至很多的时候会有一些幸福的烦恼,主要就是因为人才看起来太多了,根本用不完。
老一辈的现在还算是老而弥坚可以镇住场面,青壮一辈的现在也迅速的挑起大梁成为了主心骨。
而年轻一辈的现在也是在茁壮成长,他们的进步也让朱允熥的未来有着更多的选择余地,那当然就是最好不过的事情了。
常升这个不太靠谱的开国公骑着马来了,乐呵呵说道,“殿下,帝乡一些老将有些心思了,是想着要是能够得到允准,都想要陪祀。”
朱允熥笑着开口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