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去了,长时间不回来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
但是如果有人为了逢迎太孙,给耿璇套一个离间皇家亲情的罪名,这就是可大可小了。
毕竟在如今这个年代,尤其是在皇权高度集中的时候,有些罪名就是皇帝的一句话。
甚至有些人明明没有罪名,哪怕皇帝也知道一些冤枉。但是不要紧,杀了也就是杀了,并没有太多的人去为死者伸冤等等。
打发走耿璇,朱允继续专注于批奏章,张福生说道,“殿下,太孙妃殿下送来了奏章。”
朱允顿时来了兴趣,平时徐妙锦是不会过问朝政的。哪怕有些时候老朱和朱允也不会刻意避开她,她也听到了一些政事,也从不言语。
现在这么正式的呈送奏章,那自然也就是比较严肃、重要的事情了,才走这样的一个流程,而不是等着朱允回东宫关起门再说话。
翻起奏章,朱允就忍不住乐了起来,就是徐妙锦在劝朱允这个皇太孙‘纳妾’。真要说起来,这也是她的职责之一。
“快点让人去西安一趟,二叔该知晓这事。”朱允笑了笑,说道,“还有未娶妻的皇叔、适龄的亲王世子,也要准备今年完婚了。”
道衍就上前建议说道,“殿下,如今适龄的皇子、皇孙本就不多,身份合适的也不多。不如再等等,明年再大婚如何?”
朱允一想就能明白了,“怎么,我当了皇帝再施恩,这就更好?我看没必要,本就是到了岁数,也是该成家了。让二叔送奏章,这事早安排。”
虽然有些事情看似依然只是朱允这个储君一句话的事情,但是该走的流程还是要走一下,这样更加的稳妥。
朱允现在也不会想着什么刻意的施恩等等,单纯的就是因为他觉得非常没有必要。
道衍自然也不会再劝,他觉得自己说的那些有道理。可是太孙说的那些,也是完全在理,有些事情还是不能照搬照抄。
最重要的是道衍也明白当今天子的一些性格,今年一些皇子、皇孙成亲,最开心的肯定是那位皇帝了。到那时,皇帝只会夸太孙的好。
有些事情还是按照规矩来办,这样看似也是更为合适一些了。朱允也不觉得这样多此一举,毕竟大明开国三十年了,规矩在不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