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何况过去的一年里,给了不少文官足够的信心,他们可以尝试着去挑战、试探皇帝了。
在赵勉等人离开后,朱允熥说道,“让蒋瓛和朱忠开始准备一二,让人去拦我二舅的车驾,让人去堵长兴侯的府门。”
张福生立刻将这些事情记在心里,有些事情他知道不少。不过最重要的不是他的态度如何,而是这些事情该怎么去办好。
想了想,朱允熥说道,“大姑父,你觉得如何?”
梅殷就笑着说道,“殿下,臣去联络一二人,臣早些年在山东任学政。不敢自夸,只是也有些声望。”
朱允熥就笑着问道,“那要是敲鸣冤鼓,这事情能行?”
梅殷就笑着说道,“殿下也不要高看那些人,虽说平时看似是端正,口里说着经义。只是这样的人到底是少,好些都是见风使舵之辈。”
朱允熥哈哈一笑,说道,“这倒也是,嘴里全是道义,心里想着生意。”
朱允熥随即说道,“这次事情了了,姑父去主管国子监,这些年国子监也是有些废弛了。”
不是国子监废弛了,而是现在的国子监的学子没有以前努力了。
以前的国子监学子读书不刻苦不行,被送进了国子监,基本上是一只脚迈入官场。现在大明的官场乃至朝堂,好多都是国子监的学子直接充任。
前些年的国子监学子不读书,教授等人是直接责罚,甚至出现过管教太严,以至于出现了国子监学子自杀的例子。
到了国子监不读书可不行,想要躺平的话,学政、教授直接拿着棒子打!
梅殷则说道,“殿下,臣若是去掌国子监,士林必然有议论。”
“议论?”朱允熥冷笑着说道,“前些年管的严,他们不敢议论。现在对他们宽容了,这就议论了。我们要是再让一点,他们是不是该向咱们讨要官职,讨要更好的待遇?以前表伯在的时候,他们岂敢多嘴?”
梅殷这就没有说话了,因为有些事情他也能够看出来一些端倪。
再想想以前李文忠掌管国子监的时候,不要说学子们老老实实了,就算是大儒都非常本分。
因为那个少年就从军、战功累累的国公爷,他是真的敢杀人!就算是所谓的名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