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钦佩,要不是在朝堂上都要握着自家二哥的手感动到落泪了。
不过同样在朝堂上的一位宗室就急眼了,还没有就藩的藩王晋王朱棡恨不得宰了朱允炆。
你武林王要讨好皇帝、讨好皇太孙,那是你的事情。伱为什么非要在这样的场合奏请自降岁禄,这让咱几个拿着五万岁禄的亲王处在什么立场?
装傻,朱棡迅速的做出了决定,就当做是没听到。
岁禄五万石、宝钞等其他供用不少,但是朱棡还时常觉得不够用,要是再降低的话,肯定更加捉襟见肘。
看到自家三叔有闭目养神的准备,朱允熥也只能装作没有看到,这一幕也不算出乎意料。
不是每个人都可以忠君体国,漂亮话喊一喊没问题,可是损害到自己的利益时就不行了。
降低宗室供用的事情也不急在这一时,最重要的是不用朱允熥强出头。
现在这样就很好,朱允炆出头了,最后的决定是老朱来做,朱允熥依然是宗室里的好人,这件事情怪不了他。
老朱下令朱允熥送朱允炆出城,新一代的武林王就要启程去杭州了,甚至都不用去向吕氏道别。
这也是常规,官员等如果得到了老朱的召见就直接出宫。没有得到召见,在午门外磕头后就离京。
朱允熥和朱允炆也是一路沉默,兄弟两个心里早有隔阂。
出了城,朱允熥才开口,“去了杭州,要是有事记得知会我一声。”
朱允炆点头说道,“多谢殿下挂念,臣自当恪守本分。”
朱允熥继续说道,“记得不要和文官多往来,当地士绅也不要和他们多接触。你也是朱家人,浙东文官在朝堂上还是有些势力。你要是卷入其中不好,皇家脸面不好看。”
朱允炆愣了一下,浙东文官集团以前是以宋濂、刘伯温等人为首,但是他一直觉得在胡惟庸案之后,浙东文官集团已经几乎被根除。
朱允熥继续说道,“你一向喜欢读书,多留意些北方士子的文章。我也知道你肯定要说北方士子文章文理不佳、文采不够,只是我看来南北士子各有所长,南方的擅文词,可以写的更漂亮,北方士子作文朴实厚重,更擅长经义方面的内容。”
朱允炆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