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不打算回京城了,他想留在岭南教书育人。
在去拜访了一些自岭南回来的官员,多番了解的差不多后,谢宁才动手写下疏议。
杜莘的医术好,谢宁想尽量解决岭南的瘴毒问题,自岭南回来的官员几乎无不谈“瘴”色变。
而在谢宁看来,这所谓的瘴毒,更多的还是因为蚊虫叮咬传传播的一种疟疾,所以她提前备了一些药方和成药给杜莘带去试验。
岭南多山,草药资源丰富,她想开发那里,所以需要先建立一个药局试行。
然后便是谢宁还小的时候在德济堂遇到的患者迷信巫术一事。
岭南百姓迷信巫术,喜欢求神祭鬼,这些习俗一向被中原鄙视,称之为“蛮俗”“陋俗”“夷俗”。
疏议之中的一项便是移风易俗,改变岭南当地的陈规陋俗,以此改善当地的医疗卫生条件。
杜莘无疑是是最适合的人之一。
除此之外,杜莘还要去践诺。
杜莘自荐去广南东路那边建立药局,气的杜大掌柜和杜母好几天,他们也劝了杜莘好几日,都没办法改变杜莘的想法。
当谢宁来到城门口送杜莘的时候,杜大掌柜脑门子红红的,好似是被什么砸的,杜母抱着杜莘不肯撒手。
“好了,别哭了,莘姐儿是去那里当官的,你又派了两个护卫给她,还有人欺负得了她不成?”
杜大掌柜摸了摸自己的脑门,还别说,他家夫人的力气可真大。
“谢大人。”
见谢宁骑着马过来,杜母当即收住了嚎哭的表情,端正身体给谢宁行礼。
谢宁看了一眼杜莘以及随她一块去的医者,一共两男两女,还是谢宁和太医令争来的,气的太医令一见到谢宁就冷冷的哼一声。
在太医令眼里,谢宁是毁才,那些个较为富庶繁华,人口众多的州府都还没有开设药局,谢宁倒好,把人往流放之地送。
若不是知晓谢宁的品性,太医令真的要怀疑谢宁和杜莘和这几个局生有仇了。
谢宁细细叮嘱了几人一些路上以及到达岭南后需要注意的事,然后让护卫把她准备的一些礼物交给随行的人。
杜莘定定的看着谢宁,然后附身一拜,“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