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人面子了。
老秀才见没人搭话,转头看了看趴在桌上微微打鼾的陈平安,用手轻轻拍着他的后背,转而盯着崔东山说道:“你可知道嗝”老秀才不合时宜地打了个长长的酒嗝。
崔东山早已习惯,他衣袖轻挥,寒风渐起,丝毫不影响自己继续喝酒。
老秀才用另一只手抹了抹下巴,花白的胡须上还沾满着几滴晶莹的酒珠。老秀才转而用心声言语,“你知不知道,我这次来原本是打算收陈平安当关门弟子的。”
这些事情崔东山当然知晓,当时齐静春替陈平安出面,在槐黄县城的大槐树之下为少年郎讨得一枚槐叶时,崔东山便已清楚齐静春为陈平安赢得了一份瓜分小镇气运的莫大机缘。
齐静春是看中了陈平安自小对善恶的判断,以及他心中那份有意行善抑恶的处世念头。齐静春更加地肯定陈平安那份能够保持多年而不磨灭的赤子之心。小镇千万年岁月以来,天才辈出,证得大道者跻身上五境者绝不在少数,陈平安位于此间天赋可谓倒数,但其内心的品质是更为齐静春看中的,再加上其能够被剑灵认主也佐证了这一观点。
崔东山对这些了如指掌,对于齐静春的最后安排,老秀才此番话语自然也是并不意外。
老秀才见崔东山还是这副不咸不淡的模样,表情从一本正经转而坏笑道:“陈平安做了我的关门弟子,入了我文圣一脉,而你则要拜他为先生,成为他的首席弟子。”
此话一出,崔东山一口酒卡在嗓子中,急得连连咳嗽。他也不去计较酒水的珍贵程度,将酒水全部喷出窗外,顿时化为一团雾气。
“你是认真的?”崔东山对此番决定瞠目结舌,急得都忘记了用心声进行回复,免得隔墙有耳。
“现在嘛这个想法倒是有所改变了。”老秀才依旧不急不慢地答道。
“啥意思?”崔东山疑惑不解
老秀才神秘一笑,“时机不成熟。”
“是因为陈平安刚才说的那些话?”
“恰恰相反,那正是巩固了我的决定,只是我觉得现在不要给小平安太大的压力为好。”
“那我呢?”
“等什么时候陈平安拜我为先生,你就要拜他为先生,也算是重新入了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