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平安的家乡小镇,原骊珠洞天旧址,现在的大骊龙泉郡槐黄县城。出小镇后往西北方向,走过一段廊桥,再沿着溪口走上三四里路,就可以看到阮家父女所开的铁匠铺子。
铁匠铺子这边,火炉同龙窑一般常年不歇,除了来到小镇后接了些打造农夫们锄头,镰刀的农具生意之外,好像也是没了什么额外的单子,所以小镇的百姓们都好奇这阮家铁匠铺子每天叮叮咣咣的打铁到底是在做什么东西。镇上的日子一向清闲,自从被朝廷剥夺了“奉诏监烧献陵祭器”的重任,周边各座大小窑口熄火,再加上那次事件后大批百姓搬离了小镇,留下的多为没什么祖上基业的农户家庭和一些个念及祖上根基,不愿挪窝的老人们,平常也没什么重要事,这就对依旧坚守在此的阮铁匠更为好奇了。
阮铁匠在小镇人看来,就只是个留着短寸胡茬的黝黑中年汉子,好像向来喜欢打铁,同大多数靠土生地养为活计的农民般,生性木讷不喜开口,到小镇来的唯一目的就是去黄二娘的酒铺买酒喝,往往一买就是好几坛。
每当从黄二娘的酒铺往自家带来的木板推车上搬酒的时候,路过的妇人们都会用眼睛狠狠地刮两下那木讷汉子孔武有力的粗壮臂膀,顺便咒骂着自家那口子的不争气,也有那生性放荡的寡妇上前逗弄一番,有次甚至臊得那中年汉子支支吾吾,不敢作答。自从那次以后,阮铁匠没什么事情基本上就不来这边小镇了,他在小镇内外收了几个徒弟,大徒弟刘羡阳去了别地不在小镇,就由这二徒弟董谷来为师傅打酒。
阮铁匠的女儿倒是经常来到小镇逛荡,少女生的明媚皓齿,柳叶弯眉,喜欢盘着丸子发髻,穿一身粉色衣衫,手上戴着一只红色的镯子,镯子上还特地系上了一个铃铛,走起路来叮铃作响,甚是灵动。尤其是那胸前独属于少女的那股子温柔,与一些已为人妇的比起来,那也是不遑多让的。每当有小镇玩耍的少年看到这阮家女儿走过,那都是要驻足远观的,那模样恐怕心思也被勾去了,所以说当初阮铁匠说是要在小镇收几个学徒工的时候,会有那么多小镇少年赶去撞运气,那也不是没有理由的。
小镇的原先居住人们每每看到这位喜爱穿粉衣的姑娘阮秀,又回忆了粗糙汉子阮铁匠的长相,都会在心中暗暗感叹阮秀那不幸早逝的娘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