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视了一会学塾,赵垚收回思绪,依照着心中所记的地理形势开始散起步来。
一路上赵垚都没有遇见几位认识的同辈人,兴许是小镇百姓都搬去京城的缘故,现在的街上显得冷冷清清,没有了孩童打闹声,也少了老人在树荫下的聊闲天。
原先的小镇房屋虽然简陋,但也算是错落有致,让人漫步于其间能感受到朴实的村镇风情。而现在的房屋,虽然都经过一轮翻新,显得鳞次栉比,但却少了之前的那股子韵味,让人感觉仿佛置身于棋盘,纵横交错,喘不上气。
漫无目的地闲逛,赵垚不知不觉间来到了老瓷山。
这原本只是一个高出平地一小截的土包罢了,因为姚师傅的龙窑窑口,会将那些视为残次品的瓷器打碎,将那些碎瓷片统一处理到这块地方,再加上姚师傅的龙窑是为皇上制作御用瓷器的地方,姚师傅要求多,标准高,同样的被处理掉的瓷器也是越来越多。此地逐渐堆积成一座小山般,就被小镇百姓叫做老瓷山。
其实很多的瓷片都是在最后烧制的过程中,由于温度的不够或过高而产生瑕疵,例如会出现成品表面粗糙,釉色不均匀,敲击的声音过于沉闷甚至是发生形变等情况。而这些都是窑工们不能容忍的失误。而更多的只是因为姚师傅对制作成品察觉出些许瑕疵,觉得不满,便下令砸碎销毁,虽然窑口师傅以及学徒们心中会有不舍,但也不会抱怨什么,因为有了姚师傅这样的灵魂人物,龙窑这座窑口才可以成为皇家的御用瓷器烧制处。经常抱怨的是当地的窑物督造的官老爷们,不过他们可不敢对姚师傅当面埋怨什么,只能从侧面隐晦地提醒今年的进贡时间快要到了,需要赶上进度等等。
在赵垚的印象中,龙窑窑口的火焰是常年保持不断的,会有专人负责烧火事宜,因此进贡的数量和质量一向拿捏的非常精准。唯有一次,龙窑的火焰竟然熄灭了,这对于小镇来说是发生了一件难以想象的大事情。听说负责烧火事宜的人自知误了大事,竟然连夜逃进了深山,姚师傅气得不轻,要求所有烧窑的师傅学徒们停下手中的活计,进山把罪魁祸首抓出来,当众严惩不贷。所有人都知道,那人被抓到了就会落得个活活打死的下场,哪怕不死也是个半残的状态。可是没有一个人敢出来劝说什么,因为制窑是小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