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量。武宗如果英明,其子嗣为何无缘大统,非要换上他这位皇叔继任!
因此,他必须将武宗打造成一个有缺陷的君主,这样他的称帝才是顺天应人的圣明之举!
第一,贬黜李党,重用牛党。
终武宗一朝都是以李德裕为首的“李党”掌权,而以牛僧孺、李宗闵为首的“牛党”则或贬或流饱受冷遇。
宣宗以雷霆手段免掉了李德裕相位,荣升翰林学士、兵部侍郎白敏中为相。
白敏中很有才华,诗写得不错,堂兄是素有“诗圣”之称的白居易。
当年武宗本想用白居易为相,李德裕因嫌白居易与牛僧儒私交深厚,便以白居易年迈多病,无法胜任本职为由加以劝止,转而引荐白居易的堂弟白敏中为翰林学士。
因此,白敏中虽经李德裕所荐,得以进入朝廷视野,但由于堂兄关系,并不怎么感激李德裕。
白敏中上任后,借助李德裕遭宣宗猜忌,又为朝臣所厌的大势,悉心揣摩皇帝意图,大搞“去李德裕化”,凡是李德裕反对的事,不论正确与否一律实施;凡是被李德裕贬黜的官员,不论品行如何一律重用。
他先派人诬告李德裕,将李德裕贬为太子少保、分司(闲职),后又贬为潮州(广东潮州)司马。
大中二年(848年)九月,再贬崖州司户。
大中三年(849年)十一月,这位曾让晚唐国力实现短暂复苏的铁血宰相,病故于烟瘴弥漫的崖州。
之后,又将被李德裕贬黜到南方的前宰相牛僧儒、李宗闵、崔珙、杨嗣复、李钰五人,全部官升一级调回朝中。
大理卿卢植、刑部尚书崔元式以及户部侍郎韦琮,这些曾遭李德裕排挤的官员或提升、或为相,相继执掌权柄。
还有宪宗时期的公卿将相之后,如杜黄裳之子杜胜,裴度之子裴谂,以及令狐楚之子令狐绹,也都得到重用。
只是李宗闵没能再回到长安,病逝于贬所封州(今广东肇庆)。
李德裕与李宗闵,这对角逐数十年的老对手,终以同样方式黯然离场!
第二,叫停全国性的“灭佛运动”。
关于灭佛,后世对武宗颇有非议。其实武宗的出发点并非要限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