玖玖小说 > 历史军事 > 大唐气象 > 第229章 游医郑注的逆天之旅(3)操权弄势,搅乱一池浑水(4/6)
受此事牵连,外放为镇海节度使。

    朝廷再次委任郑注为太仆卿兼御史大夫,郑注潇洒上任,实现了从藩镇大员到部委主官的第三次转变。

    一个江湖郎中,一个流放犯,自此跻身权贵!

    两人大权在握、遥相呼应,逐渐取得了文宗信任。

    为了增大话语权,方便他们弄权干政,郑注通过李宗闵,将受到罚俸处理、准备外放浙西的京兆尹贾餗提升为宰相。

    在时任三位宰相当中,王涯、贾餗均因郑注得进,李宗闵也与郑注保持着还算不错的关系。

    自宋申锡获罪贬黜,宦官势力更加猖獗,文宗实在不堪忍受。

    郑注、李训身为高级官员,在与文宗闲谈中,得知了文宗痛恨宦官的想法,多次用话语试探。文宗见他两人机智多诈,且与宦官头子王守澄亲近,不会引起宦官猜疑,便将想法和盘托出。

    二人为了捞取更大的政治资本,遂以诛除阉党为己任,日夜商议谋划,专门替文宗定下了“先除阉宦、再复河湟,次收河北、复兴大唐”的战略规划。文宗对他们愈发信任,几乎言听计从。

    然而,宦官集团经过近百年的发展演进,势力早已渗透到朝野内外,想要一举铲除,哪有那么容易。

    二人思来想去,竟把算盘打到了对他们有知遇之恩的王守澄身上。

    所谓擒贼先擒王,如果把权势滔天的王守澄收拾掉,阉党自会元气大伤!

    任何一个集团都不可能是铁板一块,内部总会存有矛盾分歧,阉党自不例外。

    右领军将军仇士良,因长期受到王守澄压制而心怀不满。李训、郑注借机向文宗提议,重用仇士良,削弱王守澄。

    不久,诏令仇士良为神策左军中尉,与担任右军中尉的王守澄共同执掌神策军。

    之后,又明升暗降,委任王守澄为左、右神策观军容使、兼十二卫统军。彻底架空了王守澄,剥夺了他的兵权。

    失去兵权的王守澄虽然愤怒,却毫无办法。终在郑注、李训的撺掇下,被文宗一杯毒酒赐死家中,追赠为扬州大都督。

    王守澄的死固然让朝臣们欢欣鼓舞,但郑注、李训均由王守澄引进,他们这种忘恩负义的行为,也令朝中正直之士所不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