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时才能太平,卿等有意于此吗!”
牛僧儒道:“太平没有固定模式,眼下四夷不至犯我疆土,百姓不至流散逃亡,虽然远非盛世,但也堪称小康。陛下若是还不满意,恕臣等无法办到!”
退朝后,牛僧儒对同僚说:“主上有这么高的期望,我等怎能久居此位!”多次上表请辞,不久文宗将他外任为淮南节度使。
牛僧孺一走,朝廷立刻任命李德裕为兵部尚书。
李宗闵眼见盟友外任,政敌得势,急得焦虑难安。京兆尹杜棕与他一党,看他闷闷不乐,凑上前去关心的问道:“是因兵部的事吗?”
李宗闵点头认可,杜棕说:“我有一计,可以平息你们的旧怨,只是担心您不能采纳。”
李宗闵示意他讲下去,杜棕接着说:“德裕文才出众,却不是通过科举入仕,他一直以此为憾。您如果让他掌管科举,他一定非常高兴。”
李宗闵思忖片刻,摇摇头说:“还有没有其他办法。”
杜悰说:“这样不行的话,就让他做御史大夫。”
李宗闵想了想,说:“这个可以。”
杜悰于是前去拜访李德裕,李德裕拱手作揖,客气的说:“您怎么会来看我这个遭受冷落的人!”
杜悰笑笑答:“我受宗闵宰相所托,问您是否有意出任御史大夫!”
御史大夫是御史台主官,排位仅次于宰相。李德裕没想到李宗闵如此大度,不禁喜极而泣,感激的说:“这么重要的岗位,小子我哪里担当的起!”再三向杜悰拜谢施礼。
如果真能这样,二李势必言归于好,也就不存在后来的党争了。谁知李宗闵言而无信,转过头来竟替他的亲信、给事中杨虞卿谋划此职,事情遂告终止。
可想而知,被狠狠涮了一把的李德裕会是何种心情!
太和七年(833年)二月,在文宗授意下,李德裕以兵部尚书身份加同平章事,得以执掌相权。
李德裕入朝拜谢,文宗与他聊起朋党一事。李德裕毫不隐讳的说:“现在的朝中,有三分之一的朝臣都是朋党!”
李德裕此话绝非信口开河,时任给事中杨虞卿,与他的堂兄中书舍人杨汝士、弟弟户部郎中杨汉公,以及中书舍人张元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