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兵入驻接管。
维州是川北要地,在高宗时期被吐蕃设计夺占,改称“无忧城”,吐蕃遂以此为据点,屡屡进犯西川,至今已有一百五十多年。
德宗时期,名将韦皋主政西川二十年,打得吐蕃狼狈不堪,却因维州地势险要,多次进攻均无功而返,最后抱憾而终。
这次悉怛谋献出维州,让李德裕倍感兴奋,他豪情满满的向朝廷报捷,并发誓说:“臣准备派出三千生羌,火烧吐蕃十三桥,直捣其腹心,一血前耻,实现韦皋未能达成的夙愿!”
文宗感到兹事体大,关涉大唐与吐蕃的关系,便将李德裕所上奏疏发给尚书省,让群臣商议讨论。众人都请按李德裕所说实施,只有牛僧儒提出不同意见。
他认为:“吐蕃国土辽阔,边境漫长,单是失去一个维州,减损不了多少实力。近期吐蕃与我修好,约定互不侵犯。两国之间,守信为要!”
“如果他们责备我们失信,在蔚茹川(宁夏南部黄河支流清水河一带)饲养战马,率数万精骑,自平凉直踏回中(陕西陇县西北),不出三天便可兵临咸阳桥(今陕西咸阳南)。到了那时,远在千里之外的维州又能派上什么用场!只能是白白丢掉诚信,百害而无一利。连匹夫都不屑于此,何况天子!”
生性柔弱的文宗被牛僧孺说服,竟诏令李德裕将维州,连同悉坦谋及其部众一并交还吐蕃!
李德裕无奈之下只能照办,于是吐蕃大军在边境线上,当着一众唐军将士的面,残酷把悉坦谋等人折磨至死!
维州在牛僧孺的短视下失而复得,让李德裕对牛僧孺恨之入骨。
太和六年(832年)十一月,李德裕调回朝廷待用,由荆南节度使段文昌接任西川节度使。
西川监军王践言也跟着回到朝廷,担任枢密使。他亲眼见证了维州一事,数次对文宗提及,认为当初将悉坦谋交给吐蕃绝对是个昏招,完全是称了敌虏的心、绝了归顺的路!
文宗后悔莫及,埋怨牛僧儒瞎出主意。一些朝臣也说牛僧儒是因与李德裕存有矛盾,不愿看李德裕立功,从而弃国家利益不顾,有意为之。文宗听到这些流言,开始疏远牛僧儒,牛僧儒深感惶恐。
一天,文宗与大臣议事,询问宰相:“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