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严格加以训练,使其时常处于良好的战备状态,南诏必然不敢冒然进犯。
第三,守边军队不宜过多,数量上应以主帅能有效控制为宜。当初西川边将崔旰、张朏,正是利用边防驻军过多的优势,杀害、驱逐了节度使郭英乂、张延赏,因此不得不防!
李德裕还了解到,去年朝廷从北边征调来的,用于增援西川作战的各镇军队已陆续返回,只剩下河中(驻莆州,山西永济)、陈许(驻陈州,今河南周口淮阳)两军、三千余人暂时驻扎,有诏让他们翌年三月归建。
李德裕随即奏报朝廷:“蜀地士卒战力薄弱,加之近期屡被南诏所败,早已士气低迷,不能承担戍边征讨的任务。如让北边军队尽数返回,蜀地恐将无力自保。”
“当初南诏军队进至成都,杜元颖临时征募了三千多人,从未经过训练不堪重用。郭钊带了一百多人,臣从北边又招募了两百多人,此外都是杜元颖旧部,实在不堪一战。”
“另外,清溪关一带虽地势险峻,但有三条大路可通成都,至于小路更是无从计算。战事一起,都可被南诏所用。需在大渡河北面新筑一城,与黎州(四川雅安汉源县)相互呼应,并派大军驻守方可阻断南诏。臣还听说南诏用从成都掳掠来的两千百姓,以及大量金银贿赂吐蕃,如果让他们知道蜀地兵力虚实,联合加以进犯,形势对我极其不利!”
“建议从河中、陈许两军精选一千五百士卒留驻西川,与川蜀将士杂居一处训练,带动提升蜀地军队战力。”
“如有朝臣反对,请陛下让他们书面写出理由。将来万一边境失利,不能让臣一人承担罪责!”
李德裕的这份奏疏,不仅把利弊得失陈述的清清楚楚,而且将不增兵可能引发的后果,以及连带责任阐释得明明白白。李宗闵、牛僧孺因怕受到牵连,没有横加阻挠,提案得以获准。
西川军民遂在李德裕的指挥下,修缮城防,加强训练,储备粮草物资,动荡不安的局势逐步恢复了稳定。
太和五年(831年)五月,李德裕遣使向南诏要回了被其劫走的四千百姓。
九月,吐蕃维州(今四川理县)副节度使悉怛谋向李德裕请降,献出维州,率所部投奔成都。李德裕委派幕僚虞藏俭代理维州刺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