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战任务。能不能打仗暂且不论,待遇上却是远超其他藩镇所属各军。
贞元十四年(798年)八月,朝廷根据神策军不断扩充的现实需要,增设了左、右统军。由于禁军戍边赏赐非常优厚,众多边防将领大多请求将所部隶属神策军,统称神策行营。这样一算下来,神策军兵力增加至十五万人,跃居各军之首。
贞元十七年(801年)九月,左神策中尉窦文场退休,副使杨志廉接任。不久,孙荣义也取代霍仙鸣接任右神策中尉,与杨志廉同为神策军最高长官,宦官势力更加猖獗。
建中初年,德宗曾授权御史台,在每季终了前巡察京城各司及各军监所,发现有冤假错案、滥用刑法的,及时奏明天子。近几年,随着朝政的日益紊乱和神策军的如日中天,御史台不敢再去神策军检查,每次只是发个文走走形式而已。
监察御史崔薳对下严历苛责,下属恨他恨的要命,将他诓入右神策军。崔监察不知是计,在神策军中指手划脚,吓坏了一众将士,急忙报告给了德宗。德宗大怒,让人把崔薳抓来,痛打四十大板,流放到了蛮荒之地崖州(今海南)。
由此可见,德宗已将神策军作为自己的私有财产,绝不允许朝臣染指。只是英明如他,怎会想不到一支失去监督的军队,最终会沦为绑架皇权的工具!
讲完了宦官,再来谈谈吏治!
当初在泾原兵变时,德宗被迫逃往奉天(今陕西乾县),组建流亡政府。小小的边城自然比不得国都长安,加之正值战火离乱,德宗过了段缺吃少喝的艰难岁月,这让他对没钱花有了一种刻骨铭心的体验。因此,在平定叛乱重返长安后,他拼命捞钱,似乎只有如此才能让他感到安全。
所谓上有所好下必甚焉,各地官员将帅知道了他的这一爱好,争抢着靠进献财物来换取皇帝恩宠,捞个一官半职。
为了掩人耳目,他们对外声称这些进献,来自机动经费和历年节余。其实无非是扣留正常赋税,盘剥压榨百姓,克扣官吏俸禄所得。反正只要有权,何愁无财可敛!
他们把这些额外收入大部分放入自己腰包,进献给德宗的不过十分之一二。
在些地方大佬中,江西观察使李兼每月进献,西川节度使韦皋每天进献,荣膺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