玖玖小说 > 历史军事 > 大唐气象 > 第167章 乱世高人李泌之折衷路线不好走(2/3)
需求折合成赋税照数征收即可,以免贪官污吏借机盘剥百姓。”

    一百万缗早已远远超出德宗预期,他当然不会反对。李泌的初心是想堵住德宗不走正常途径索要钱财的路子,但却进一步增大了德宗贪欲。

    贞元四年(788年)二月,元友直圆满完成任务,押运着从江淮收缴来的二十万缗抵达长安。李泌将这些钱全部拨给了大盈内库,供德宗使用。

    李泌的大方并未减轻德宗对钱财的欲望,他仍像往常一样安排宦官向各道索取钱财,并交代他们勿将此事告之李泌。李泌得知后心情极为惆怅,却也不便多说!

    司马光先生就此发表评论:“君王以天下为家,天下的钱财都归他所有。使用天下的财物来抚育天下的民众,君王一定也会安享快乐!如果君王也要积蓄私财,岂不与小民百姓一个样子!

    古人讲贪不学俭,什么意思——贫穷的人你不用教他如何节俭,他手中无钱又如何奢侈的了!而一旦钱多了,欲望必将随之而生。

    李泌想通过多给德宗钱财的方式堵住德宗私欲,却没料德宗手头钱多了欲望反而更多。李泌给他的钱不够花,他又怎能不到各地索取!

    这就如同打开了一扇门,却又禁止从此门出入一个道理,如何禁的住呢!德宗晚年多有荒唐之举,恐怕与李泌的折衷路线和过于纵容不无关系!

    李泌是位具有“结果导向”的人,不是传统儒生,不擅长像魏徵那样劝谏君王向善。但他作为宰相,在处办棘手事务上确实机变百出且效果奇佳!

    河陇地区落入吐蕃之手,切断了大唐与西域的联系,导致自天宝年间以来从安西、北庭到朝廷办事的大量胡人无法返归本国,只能长期客居长安,其衣食住行全由鸿胪寺代为操办。

    鸿胪寺只是外事机构,本身并不分管钱粮,胡人所需物资先由当地官府从市场筹措供应,再由度支统一支付。但度支时常不按时结算,搞得长安坊肆极为不便。

    李泌听说留在长安的胡人有的长达四十年,早已娶妻生子,并通过抵押放贷的方式牟取高利,在长安购置田产富得流油,根本不愿再回本国。

    于是他安排人员彻查拥有房产的胡人数量,调查结果令人咋舌,竟有四千人之多!

    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