玖玖小说 > 历史军事 > 大唐气象 > 第119章 初露锋芒的唐德宗(3/9)
军职,将他统管的朔方军分别授予其麾下将领李怀光、常谦光和浑瑊,不声不息的瓦解了当时最大的军事集团。

    郭子仪是大唐中兴名将,民间关于他的故事流传很广。他早年武举入仕,之后一直在前线砍人,累功升至朔方节度使(驻今宁夏灵武),母亲病故丁忧期间赶上安史之乱,被朝廷夺情率军勤王。

    他先后收复长安、洛阳,击败安禄山、史思明;在吐蕃进犯长安后,又带兵击退吐蕃,第二次收复长安;统帅朔方军稳固西北边防,多次击退回纥、吐蕃进犯,是威震大唐内外的军神,对大唐有再造之恩。

    但他居功不自傲,功高不盖主,无论身处何时何地,只要朝廷一纸诏书必会星夜而至。大唐上至肃宗、代宗,下到文武官员、黎民百姓,对他无不点头称赞。

    大宦官鱼朝恩在郭子仪率军抵抗吐蕃期间,不知出于何种动机竟派人挖了郭子仪的祖坟,郭子仪没与他计较,反而坦诚到他府上拜访,鱼朝恩感动的涕泪横流,从此再没起过构陷谗害郭子仪之心。

    汴州李灵曜作乱,放纵士卒在城内大肆抄掠,唯独不敢触碰郭府中任何物品,还派兵护送郭府家人将物资转运出城。

    魏博节度使田承嗣那么桀骜不驯,见到郭子仪使者前来宣布军令,也立即下跪叩首,并诚恳地说:“此头不向朝廷跪,久矣!”

    即便如此完美,也难逃岁月摧残!

    等到德宗上任,郭子仪已是八十多岁的老人。如此高龄还担任着河中尹、灵州大都督、单于镇北大都护、关内河东副元帅、朔方节度使、关内支度盐池六城水运大使、押蕃部并营田及河阳道观察使等诸多要事重责,门生故吏遍布朝野。

    而他随着年龄的增长,精力愈发不济,驭下失之于松。如果再这样拖下去不做安排,一旦等他故去,恐怕用谁都不足以服众,一直为朝廷倚仗的朔方军很有可能自相杀戮、崩盘散沙。

    德宗给予这位国家英雄最高礼遇,既彰显了朝廷不负功臣的做法,保全了郭子仪及其家人、部下的颜面;也防患于未然,趁着郭老还在,利用他的余威将朔方军一分为三,实现权力的平稳交接。

    【03】去除奢华

    封建王朝在新帝登基时,为了体现皇权天授,各地官员往往会